航天教育这一年③ | 稳步践行,推进校际优质均衡发展

辞旧迎新,砥砺前行;新岁启封,不改初心。2024年,航天基地教育系统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全市“八个新突破”重点工作和基地党建引领“八个攻坚”行动重点任务,深入实施“八大工程”,教育发展取得丰硕成果,开创了航天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为进一步讲好航天教育故事

积极展示教育丰硕成果

即日起,西安航天教育推出

『西安航天教育2024年度系列报道』

今天,让我们走进第三篇章

看航天基地稳步践行

推进校际优质均衡发展

为进一步提升辖区教育教学质量,推进校际优质均衡发展,航天基地积极实施“名校+”和“名师+”工程。旨在通过名校的示范引领和名师的专业带动,提高辖区学校办学水平,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实现全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一、扎实推进,壮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根据各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需求,合理调配教育资源并不断创新办学模式,为航天基地教学水平的提高注入了强大力量。一是组建了紧密型“名校+”共同体12个,其中市级7个、区级5个,组建形式多样化,包括教育集团4个、兼并融合1个、一长多校7个。二是强化了管理层和教师的交流,2024年交流管理层76人,交流教师600余人,惠及学生2万余名。这些举措促进了辖区各校管理和教学经验的共享及交流,持续提升了教师的学科素养和教学能力,进一步促进了教育服务质量的提升。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是依托“三级三类”骨干教师力量,成功组建市级“名校长+”领航研修共同体2个,“名师+”研修共同体76个,包括市级18个、区级58个。名师们通过共享经验、交流心得充分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为航天教育队伍的人才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二是通过开展名师示范课、送教下乡、专题培训等多样化教科研活动,充分展示了名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帮助青年教师解决教学难题,促进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实施集团化办学

一是以“名校+”为抓手,将学区相近、办学条件相似的学校组建为教育集团,打破学校之间的教育壁垒,使学校发展由“单干”走向“集团”,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二是在教育集团内部,通过统一管理、教师共建、课程共享、教科研同步,实现集团内的同频共振,促进名校资源共享、均衡发展,形成教育创新合力,推动辖区教学水平整体提升。

二、深入实施,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

加强各校间的深度融合

一是优化布局,新组建教育集团2个、一长多校1个,超额完成2024年市级考核任务。通过定期开展教学研讨等活动,增进各校的交流与合作。二是积极组织开展区级考评工作,推荐市级优秀“名校+”共同体2个,激励各共同体不断提升,确保“名校+”共同体的有效运行。三是扩大“名校+”共同体的影响力,举办区级“名校+”成果展示活动2期,并在学习强国、陕西教育电视台、西安eTV等多个平台进行宣传报道。四是在共同体内联合开展名师示范课、骨干教师观摩课、新任教师亮相课等一系列教研活动,不断增强“名校+”团队凝聚力。

优化名师资源的分配

根据各学校的实际需求和名师的专业特长,合理分配名师资源,确保每所学校都能获得优质的教育支持。一是组织开展航天基地第二批“名师+”研修共同体终期考核评审会、第三四批“名师+”研修共同体现场述职会,对名师的工作表现和专业能力进行全面评估,不断优化共同体工作,确保名师引领工作有效落实。二是开展“名校引领促发展,名师助推好课堂”区域研修系列活动7期,打磨并展示44节优质公开课,进一步提升名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三是强化培训,提升骨干教师素质,召开航天基地“名师+”工作推进会,举办“名师+”区域骨干教师培训会,100位“名师+”骨干教师共同参与。四是开展“西安—商洛”“西安—咸阳”教育同行活动,分别与商洛市11名骨干校园长、咸阳市15名骨干教师组建13个跨地区帮扶共同体,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五是创新推行“四优”工作法,积极开展“名师+”送教下乡活动98次,“名校长+”教学研修、专题培训等活动共75次,将名校长的教育理念、名师的教学经验传播到更广泛的地区和学校,推动整体教育质量的提升。

三、科学谋划,推动教育强区建设行稳致远

促进“名校+优化提升

一是提升优质学校“软实力”辐射引领效果,通过交流、培训等方式将这些资源向“+校”辐射,提升其整体办学水平。二是聚焦优质学校对“+校”管理人员、管理制度、优质资源等方面的全面支持。三是调整和优化“+校”管理模式,在“名校+”共同体内建立名师工作室,实施名师带徒计划,定期组织名师培训和交流活动,提升教师整体素养。四是鼓励“+校”在借鉴优质学校经验的基础上切实挖掘自身特点,强化文化立校理念,激发内生动力。

加大名师示范引领

一是推进“名校+”共同体内骨干教师柔性流动制度,充分发挥“名校长+”“名师+”作用,鼓励优秀教师在不同学校间的交流和示范。二是鼓励名师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授课或指导,以及走进不同学校进行现场教学,并以此拓宽教学示范的广度和深度。三是定期举办大型教研活动,通过“航天云课堂”与“名校+”成果展等活动,发挥“名校”“名师”核心作用,引领教师深入探讨教学问题。四是实施针对性听评课,根据听评课和大教研活动的反馈,为教师设计跟进式培训计划。

严格考核奖惩制度

是建立健全“名校+”“名师+”工作的考核评价机制,定期对工作成效进行评估和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二是健全教师流动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措施,表彰和奖励在特色发展、教学质量提升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的学校和个人。

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