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广东省珠海市隆重开幕,西安航天基地科技力量亮相,带来一系列行业尖端产品。
珠海航展上的西安航天基地力量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携YF-209可重复使用液氧甲烷发动机、YF-102V开式循环液氧煤油高空发动机、千吨级垂直双工位液体火箭发动机试车台模型、氢能全产业链沙盘等9项前沿展品闪耀登场,并在集中签约仪式上,实现9项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签约,共计51.5亿元。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在本届航展上的展品亮点纷呈,12项硬核科技集中亮相,通过融合实物、模型、多媒体展示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展示我国空间飞行器有效载荷技术发展取得的新成就。
此次航展上,航天基地入区企业——西安寰宇卫星测控与数据应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寰宇卫星”)、陕西天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翌科技”)等企业也携最新最优成果精彩亮相。
签约51.5亿,9项展品亮相
11月12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开幕。航天科技集团六院携9项前沿展品闪耀登场,并在当天举行的集中签约仪式上,实现9项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签约,涵盖煤化工基地产业装备合作、煤基航天煤油开发合作、节能环保、氢能产业、特种装备等多方面,共计51.5亿元。
本届航展现场六院展出的9项最新成果中,宇航展区隆重展出一款面向商业航天市场的YF-209可重复使用液氧甲烷发动机,以及一款瞄准商业航天需求,具有经济性和可靠性双重优势的YF-102V开式循环液氧煤油高空发动机。
除此之外,承载我国大推力火箭发动机技术发展重任的千吨级垂直双工位液体火箭发动机试车台模型也亮相展会;航天技术应用展区展出了可直观反映六院氢气制备、液化、储存、输运、加注、应用等场景的液氢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示范沙盘,以及六院自主研发的废旧催化剂回收再生技术和高炉煤气精脱硫系统的核心设备及技术原理沙盘。此外还有为发射提供动力能源支持的加注供气系统、煤基特种燃料及高端化学品、搭载车载液氢系统的液氢燃料电池牵引车等在现场展出,吸引众多观众驻足了解、观看。
“CT”+全息成像,让天气预报更准确
走进珠海航展7号展馆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展区,新一代激光终端、太赫兹冰云成像仪、精细谱段微波温湿度探测仪、1米柔性金属网伞状天线、测试系统、自主研制的元器件,以及今年1月发射的泰景四号03星上应用的Ku频段相控阵SAR载荷系统等12项航天五院西安分院“明星”产品吸引了观展人员的驻足、咨询。
如今,风云气象卫星在国家重大气象服务保障和防灾减灾监测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航展中,西安分院展出的精细谱段微波温湿度探测仪、太赫兹冰云成像仪就是通过为大气“做CT”和全息成像,让风云气象卫星更加知冷知热,让天气预报更为准确。
为有效提高大气温湿度的探测精度,有力支撑风云气象卫星载荷应用,提升我国的中短期数值天气预报准确率以及灾害性天气监测水平,西安分院在继承微波温度计、大气微波温湿度探测仪等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联合相关高校以及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等优势单位,通过4年攻关,突破了多项关键核心技术,研制出了精细谱段微波温湿度探测仪。它可以针对大气在微波谱段的辐射信号进行近似连续地采样,从而获取几乎连续的辐射信息,就好像是给大气做“CT”。
卫星风采,低空经济,“新质”引擎亮相
此次航展上,航天基地入区企业——寰宇卫星、天翌科技等企业也携最新最优成果精彩亮相。
寰宇卫星组建以来,已基本建成全球测控覆盖率高、设备性能最强、平台功能最全、系统指标最优的商业卫星测运控体系;独立研发的星座测运控管理平台,实现软硬件一体化信创替代和自主可控;建成国内“大三角”测控站,同步接入国内外合作方40余套卫星地面设备,是国内可调度设备最多的卫星地面资源交易平台;吸收组建专业技术团队,已取得7项专利授权、37项软件著作权,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认证。
天翌科技重点展示了低空经济领域产品在遥测遥控、消防应急、电力巡检、地理测绘等领域的创新成果。近年来,天翌科技抢抓低空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融入新发展格局,无人机业务成为公司新的经济增长点,成功推出大型高速无人机、高速靶机、巡飞弹等一系列高精度、高可靠性产品,塑造出强劲的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实现了从复合材料装备制造、地面测控系统研制,再到无人机设计研发制造全面覆盖,构建了低空经济全产业链的完整生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