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

(1)地理位置

本规划区域位于西安市长安区韦曲镇少陵塬。

(2)地质条件

本规划区域处于秦岭北麓山前大断裂以北的阶梯式下降的复式地堑构造地带,上覆巨厚的新生代沉积,为西安凹陷区的一部分,西北部邻近西安凹陷沉降中心地段。新生界沉积厚度可达500m左右(至今每年以数十毫米的速度沉降),东南方向沉积厚度递减。岩性以沙砾、卵石为主的粗粒沉积和以黄土为主的土状堆积。第四系与下伏第三系为不整合接触,由于原始地形崎岖不平,使第四系沉积厚度随地形变化而变化。

规划区域地震设防烈度为8级。

(3)地形地貌

本规划区域位于少陵塬上,属于黄土台塬地形,边缘为河谷平原,地势东高西低、南高北低。海拔最高点577.1m,最低点431.4m,平均505m左右。地表物质主要为第四纪黄土,覆盖厚度50~110m。塬面宽阔,多洼地,有一定起伏。

(4)气候

规划区域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雨量适中,四季分明,秋短春长。冬季受大陆性季风影响,寒冷少雨,常有寒潮产生。夏季受海洋性季风影响,炎热多雨,时有旱涝、大风发生。春秋则为过渡季节,春季降水不断增加,气温逐渐回升转暖,由于北方冷空气往返活动,气旋增多,天气多变,会有低温、晚霜为害。秋季时有低温冷害,连阴雨较多,气温下降急速。

区域年平均气温为13.2℃,最高气温为43.4℃,最低气温为-17.5℃。年平均降水量为660mm,冬春少雨干旱,夏季伏旱多暴雨,秋季多连阴雨。年平均日照2097h,年无霜期平均217天,最大积雪深度18cm,冰冻深度20cm: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次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多年平均风速2m/s,最大风速24 m/s。

(5)水文及水资源

①地表水

本规划区域内无地表径流通过,皂河由规划区以西流过。

皂河不属沣河、浐河水系,发源于长安区局连村一带,水源主要为稻田退水、河床侧向渗水、韦曲镇排水。由东南流向西北,流经申店、杜城、丈八沟、鱼化寨、北石桥、三桥镇,由草滩西端汇入渭河。皂河全长33.5km,长安区境内流长9.4km,多年平均流量0.5m3/s,流量较小:至北石桥处,由于接纳了西安市区南郊大环河及西郊排放的工业、生活污水,河水流量增加到1.3 m3/s。水质污染较严重。长安区城区市政污水及规划区域排水均进入皂河。

从实际调查看,皂河源头已基本无天然水源进入,河口己干涸,与其连接的暗管接纳市政污水形成河道,沿途不断接纳污水。

②地下水

由于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的影响,规划区域内地下水埋深和富水性都相差较大。根据埋藏条件,分为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三种类型。

上层滞水:存在于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之上,分布范围不广,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和地下水。上层滞水因接近地表,受气候、水文影响较大,故水量不大而季节变化强烈。

潜水:黄土台塬区含水岩性为风积黄土,含水层埋深一般为13~78m,含水层厚度2~67m,富水性情况是塬面宽大的少陵塬较好,同一塬区的中心较塬边好。黄土塬区潜水水位较深,蒸发作用微弱,大气降水渗入后主要在塬边排泄,潜水均为低矿化重碳酸盐型水。

承压水:含水层厚度70~80m,水位埋深62~125m,无论矿化度和水化学类型都变化不大,矿化度小于0.5g/L,阳离子以Ca或Na为主,是低矿化、弱碱性的重碳酸盐型水。

境内潜水、承压水水质均符合灌溉用水要求。除韦曲至徐家寨一带承压水F离子含量高,不适于饮用外,其它均可作为生活饮用水。

(6)土壤及土地利用情况

规划区域属于黄土台塬区,土壤主要分布为黄善土、坡地黄善土.属黄土类,为岩成土壤,是黄土母质经较短时间耕种而形成的幼年土壤,较疏松,渗水透气性好,但耕层薄,肥力较低。

(7)生态环境现状

规划区域内主要为农田和村庄,以农业生态系统为主。由于人类活动的长期高强度影响,区域内未见受保护的野生动植物分布。规划区域内无自然保护区、湿地等环境敏感区域。

区域内农业用地主要为耕地及果园,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果树有苹果、葡萄、桃、梨等。村旁林主要为桐树、杨树、洋槐等。

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