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已经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西安市人民政府

二○○六年四月二十三日

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西安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

西 安 市 人 民 政 府


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2006年—2010年)规划,是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也是我市提出“国际化、市场化、人文化、生态化”发展理念和建设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性现代化大城市战略目标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科学编制并有效实施“十一五”规划,对我市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按照《中共西安市委关于制定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要求,编制本纲要。

第一篇 指导原则和发展目标

第一章“十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显著

“十五”期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工作部署,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全面达到了“十五”计划预期目标(主要目标完成情况见表1),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经济实力迈上一个新台阶;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优势产业逐步形成;区域布局更趋合理,“四区一基地”的格局初步形成;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明显提升,城乡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科技优势进一步发挥,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市场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对外开放取得新进展,这些都为“十一五”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

表1 “十五”计划主要发展目标完成情况

序号指标名称单位2000年实际完成“十五”计划目标2005年实际完成“十五”年均增速
1生产总值亿元643.2611701270.1413.3
2人均生产总值美元110018302165
3三次产业比例6.9:44:49.15:46:495:42.5:52.5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375.14600666.4812.2
5五年累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816.818002579.329.2

6

五年累计进出口总额亿美元82.1134128.7217.6
其中:五年累计出口亿美元50.165.680.7619.9
7五年累计外商直接投资总额亿美元9.4513.214.8329.6
8地方财政可比收入亿元46.9692.5101.78(一般预算收入73.05)20.5
9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7.9
10旅游业总收入亿元105.4210178.511.2
11非公有制经济占生产总值比重%33.05043.3
12户籍人口万人688750741.73(常住人口为808.1)
13城市化率(按常住人口计算)%60.86363.8
14五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口万人
1530
15城镇登记失业率%4.254.3
16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364886496288.6
17农民人均纯收入2344350034608.1
18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吨标煤

1.6
19城市日供水能力万吨150172175.31
20人均城市道路面积平方米5.1268.1
21城市气化率%81.59092
22森林覆盖率%384242

第二章 “十一五”发展面临新环境

“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步入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新阶段。我市也步入人均GDP由2000美元跨越3000美元的重要转型阶段,是西安加快发展、加快提升的关键时期,是城市化和工业化加速发展,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加快升级,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和综合实力迅速扩张的关键阶段,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环境,必须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一、发展机遇

——国内外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十一五”期间,世界经济处于新一轮恢复和增长期,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生产要素转移加快,国内沿海地区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也向中西部地区扩散,有利于我市充分发挥科技实力雄厚和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装备制造业基础良好的优势,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加速结构升级。

——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推进。“十一五”期间,西部大开发战略将进入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并重阶段,国家支持西部地区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有利于我市集聚外部生产要素,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迅速发展。西安作为国家西部开发的一个重点区域,将从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西安都市圈和关中城市群战略加快实施。国家提出在“十一五”期间,要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龙头,形成若干新城市群。这有利于发挥西安在黄河中上游特大中心城市的地位作用,加快西安都市圈和关中城市群建设,推进城市化、工业化进程,提升西安知名度和影响力。

——国家产业发展导向更加明晰。中央决定在“十一五”期间要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信息产业、生物产业和国防科技工业五类先进制造业,提出大城市要把服务业放在优先位置,要逐步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这为我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旅游业和文化产业提供了现实机遇。

——具备了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物质、思想和群众基础。通过多年努力,西安经济总量跃上了新台阶,主导产业已经明确,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消费结构升级加快,进入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新阶段。“四化”发展理念、城市发展定位、六大发展方略的确立,为西安“十一五”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凝聚了人心,形成了合力。

二、面临的挑战

——区域竞争压力加大。“十一五”期间,全国东中西部竞相加快发展,加剧了资金、人才等各种资源要素的竞争,对我市“十一五”加快发展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压力加大,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城市发展中遇到的土地、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不足的问题,都不容我们忽视。

——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国有企业和国资监管体制改革、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等方面的任务还相当繁重,公共服务体系尚不健全,特别是城乡之间、不同社会群体享有公共服务差别大的问题有待破解。

——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经济增长方式较为粗放,主导产业不强,工业体量较小,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缓慢,城乡差距较大,市场化水平和经济外向度较低,吸纳就业和社会保障的能力较弱,有待我们在“十一五”期间进一步解决。

第三章 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十一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国际化、市场化、人文化、生态化发展理念,实施规划立市、科教兴市、产业强市、文化名市、环境优市、依法治市发展方略,以加快发展和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为重点,以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为动力,以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为主线,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全面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彰显古都风貌,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建设学习型和创新型城市,构建和谐西安,向着建设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性现代化大城市目标迈进。

二、坚持的原则

——立足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进程。首先要加快发展,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又要注重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走出一条又快又好发展的路子,着力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全省实现率先发展,努力缩小与先进城市的差距。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继续保持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努力扩大消费需求,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采取有效措施,把经济增长转变到依靠科技、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上来。积极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

——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坚持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强发展活力。继续实施开放带动战略,以优化投资环境和吸引大项目为重点,坚持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并重、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不断提高经济外向度。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以农业产业化和发展特色经济推动工业化、城镇化,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彰显古都特色,打造历史文化名城品牌。充分挖掘和利用千年古都的文化资源,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风貌,促进文化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彰显西安人文之都、现代新城的魅力。

——发挥科技优势,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加快建立技术创新体系,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促进科技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实现科技和经济的紧密结合。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西安。更加关注民生,注重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公平,解决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坚持富民强市,稳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使全市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更加注重民主法制建设,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高度重视生产和生活安全,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坚持“四个建设”同步推进,提高执政能力。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全面推进,协调发展。按照规划立市、科教兴市、产业强市、文化名市、环境优市和依法治市六大方略,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整体水平。

第四章 发展目标

“十一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努力建设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世界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城市、中国创新型城市和教育名城,构筑全国重要的装备工业基地和高技术产业基地,打造全国交通通讯信息中心、区域性商贸物流会展中心和西部重要的金融中心,综合实力再上一个新台阶,区域中心地位明显提升。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市场化程度显著提高,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人文化特色更加突出,生态化建设成效明显,山水园林城市初步显现;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五大主导产业集群形成,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成效,城乡一体化迈出新步伐;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就业岗位不断增加;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卫生和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城乡人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普遍提高;“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社会更加安全、稳定、民主、和谐。

实现上述总体目标,共确定综合性主要指标22个(见表2),分为预期性、导向性和约束性三类。“十一五”期间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到2010年,生产总值达到2580亿元,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降低25%。

表2 “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序号指标名称单位2010年年均增长(%)指标属性
1生产总值亿元258013预期性
2人均生产总值美元3600
预期性
3三次产业比例3:45:52
导向性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134015导向性
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191018导向性

6

进出口总额亿美元9720导向性
其中:出口亿美元7423导向性
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14114预期性
8研发经费占生产总值比重%2.5
预期性
9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13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预期性
10非公有制经济占生产总值比重%50年均提高1.3个百分点预期性
11城市常住人口万人882
约束性
12城市化率%68.8
导向性
13五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口万人40
预期性
14城镇登记失业率%<4.5
预期性
15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009.3导向性
16农民人均纯收入55009.7导向性
17文教科卫体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28
导向性
18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90
约束性
19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率%95
约束性
20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吨标煤1.2五年累计下降25%约束性
21森林覆盖率%45
导向性
22城市绿地率%30
导向性

第二篇 城市发展布局

实施“规划立市”方略,把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紧密结合起来,引导产业梯度布局和集群发展,逐步形成分工合理、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新格局。

第五章 优化空间布局,调整功能分区

一、城市空间布局

按照“九宫格局”和“一城多心”架构,拉开城市骨架,形成东接临潼,西连咸阳,南拓长安,北跨渭河的格局。向东,开发临潼——新筑——未央湖——草滩——六村堡——咸阳为一线的渭河休闲旅游经济带,使临潼骊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与西安城市经济产业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在陇海线北部发展临潼国际旅游区,开辟新的发展空间。向西,在西安与咸阳两市之间沿沣河两岸的广大空间,规划建设西咸共建区,实现产业互补,推进共同发展。向南,积极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秦岭北麓旅游资源,保护自然和人文景观,形成城乡生态协调格局,引导城乡可持续发展。向北,在渭河以北地区结合经济开发区扩展,形成装备制造业为主的产业区,使主城区与渭河以北地区整体发展。综合治理渭、灞、泾河生态环境,形成城市功能区与自然环境统一协调的格局。

二、城市功能分区

明确城市区域重点和发展特色,合理调整城市功能分区。在古城墙以内,逐步弱化行政功能,强化文化、旅游、商贸、金融、娱乐功能,恢复历史文化古城风貌,彰显古城特色。在主城区,形成以人文旅游、文化服务、商业零售业为主的格局。东部调整纺织、军备制造工业区,结合浐灞河道整治,建设会展、旅游和高尚住区,形成浐灞大水大绿格局。西部以三桥为中心的工业、仓储区,发展居住和无污染产业的综合新区,并加快与咸阳联结综合开发。南部文教科研区,与长安中心区衔接,发展大学园区、高尚住区和旅游休闲度假区。北部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中心的现代制造业区和围绕交通枢纽的综合发展区,以铁路北客站为依托,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增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集散辐射功能。东南部结合交大科技园、韦曲航天科技产业开发区、曲江旅游开发区和杜陵保护区,发展高科技园、旅游休闲度假区和高尚住区,同时建设城郊森林区。西南部拓展高新技术产业区,做精、做强高新技术产业。西北部在保护汉城遗址区的基础上,结合西咸经济一体化,发展空港区。东北建设高尚住区和旅游度假区。

在主城区外围建设形成六个城市副中心区:以新型制造业和旅游业为主的户县副中心,以旅游、物流、农副产品深加工、机械制造等产业为主的临潼副中心,以物流、休闲度假、旅游为主的新筑副中心,以航空产业为主的阎良副中心,以汽车制造、高科技农副产品深加工及能源、精细化工为主的泾河工业区副中心,以高新技术产业、教育产业以及旅游业为主的长安副中心。

三、城镇体系

按照统筹区域发展的原则,综合配置各类资源,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形成中心市区、中心城镇和镇的三级城镇体系。到2010年,规划中心市区面积605平方公里,其中主城区524平方公里。在中心市区以外,逐步形成高陵、周至、户县、蓝田县城四大中心城镇,建设具有相当规模、相对独立、设施齐全、各具特色的新城。规划建设50个以建制镇和街道办事处为主的小城镇。加强城镇公共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承载能力。加快户县、高陵撤县设区步伐。通过减村并乡扩镇,促进人口聚集和产业聚集。

第六章 加快“四区一基地”建设,构筑经济发展新高地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争创世界一流高技术园区为战略目标,跟踪世界高技术发展趋势,引进消化再创新,构筑科技创新平台、科技企业孵化平台和科技产业服务平台,加快技术成果转化,建设西部高新技术产业高地。在自主创新能力、创业与企业孵化能力和创新文化建设方面做到全国一流,在园区建设与经济规模、高新技术产业辐射带动作用方面做到西部第一。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先进制造业等优势产业,做大做强通讯、集成电路、软件三大特色产业集群。到2010年,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开发配套55平方公里,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7%;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5%;出口年均增长20%;税收年均增长25%;吸纳就业人口50万人。

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的西部现代制造业基地、出口加工基地和经济繁荣的城市新中心。重点发展中高端装备制造业,以汽车、机械电子、食品饮料、新材料等产业为主,培育产业集群,形成“大规模、大产业、大经济”的格局。到2010年,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开发配套70平方公里,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32%;生产总值年均增长30%;出口年均增长46%;税收年均增长30%;吸纳就业人口15万人。

曲江新区。打造以唐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文化旅游区。建设中国最佳传统文化示范区,西部文化产业集中消费区,西安最佳生态环境区,最佳生活居住区。重点发展以唐文化及休闲产业为主线的旅游业,建设以休闲娱乐为主题的大型游乐项目,以旅游景点的建设为龙头,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发展。到2010年,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开发配套面积47平方公里,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50 %;吸纳就业人口10万人。

浐灞河生态区。依托浐灞河流域丰富水资源,建设生态化新型城区。以综合治理与生态环境建设为主,根据城市滨河地带自然环境的承载力,重点发展会展、生态旅游、商贸、文化教育等产业,形成生态旅游区和会展聚集区。到2010年,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开发配套50平方公里,形成水面1.5万亩,绿化面积1万亩。

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中国最具实力的航空产业发展基地和国家航空高技术研究、设计、试验中心,形成国际性的航空产品加工制造中心。重点发展大型飞机、支线飞机、超轻型、轻型通用飞机等,研发制造航空发动机和航空新材料,生产机轮刹车、起落架等飞机零部件和飞行控制、航空电子、导航系统等机载设备。做好机务维修、信息服务、人员培训等工作。到2010年,累计完成核心区基础设施开发配套面积5平方公里,实现工业总产值80亿元。

第七章 加强区域协作,增强城市辐射能力

一、发挥西安在关中城市群中的龙头作用

发挥行政推动与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推进西咸经济一体化进程,坚持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实现协调发展和共同发展。在确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安排基础设施建设、布局主导产业等方面,加强沟通和衔接,实现规划同筹、交通同网、信息同享、市场同体、产业同布、科教同兴、旅游同线、环境同治。规划建设西咸经济一体化共建区,重点发展物流业、高技术产业、旅游业、房地产业等,使之成为西咸经济一体化的试验区。加强关中五市一区的合作,积极推进区域产业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发挥西安在关中城市群中的辐射带动作用。

二、提升西安在黄河中上游的中心城市地位

按照政府推动、企业为主、市场配置、长期合作、滚动发展的方式,积极推进西安与陕南陕北多种途径、多种方式的经济合作。继续落实我市和陕南三市签订的《合作协议书》,在经济技术合作、教育培训、医疗卫生、干部交流、公路交通、旅游开发、生态保护、劳务输出、农副产品销售、中医药基地建设等10多个领域和方面加强协作。依托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加快发展西安精细化工等产业,促进经济的融合。以推进关中城市群建设和加强与陕南、陕北经济合作为基础,面向陇海兰新区域和黄河中上游地区,发挥辐射、聚集和综合服务作用,同时,扩大与周边省会城市及东部地区的交流合作,进一步提升西安中心城市地位。

三、加强与欧亚各国和城市的交流与合作

以欧亚经济论坛为契机,创建欧亚城市合作与市长联系网络平台,加快疏通铁路运输管理渠道,优先开辟由西安经乌鲁木齐、阿拉木图、塔什干至欧亚各国的国际航班。通过联合丝路沿线各国,将丝绸之路作为一个整体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提升丝路旅游的总体价值。积极推进建立欧亚合作发展基金,促进在西安建立欧亚开发银行,增强与中亚地区的金融交流。加强与欧亚地区国家、地方和城市之间的文化、教育交流与合作。以加强与欧亚各国和城市间的合作为切入点,推进西安国际化进程。

第三篇 产业发展重点

实施“产业强市”方略,通过政府导向,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文化产业五大主导产业,提升工业化水平。

第八章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设研发和产业基地

以发展电子信息、软件、生物技术、新材料为重点,实现高新技术产业的新突破,使高新技术研发和产业在全国占有突出地位,带动全市产业技术结构全面升级。到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3%。

一、电子信息产业

重点支持企业开发和生产通信设备及产品、计算机及外部设备、信息网络及安全产品、广播电视技术产品、光电子、微电子及新型元器件等产品。加快美国美光公司芯片封装测试、芯片技术及其产业化、信息技术产业移动增值服务、医疗图像存档与通信系统、单晶硅扩产、“虚拟现实—CIG”技术产业化、海天天线和西安大唐合建3G通讯产业基地、西岳集成电路6英寸生产线等重点项目的建设。到2010年,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达到900亿元。

二、软件业

优先推进嵌入式系统和多媒体系统软件开发,大力发展商务流程外包(BPO),使其成为西安软件产业发展的特色。积极开发CAD/CAM、工业过程控制、管理信息系统、信息服务、金融财税、教育娱乐及多媒体、信息安全保密与病毒防治等应用软件。探索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模式,重点建设西安国家软件产业基地、软件出口基地、工程研究中心、重点软件企业软件开发平台技术升级等项目,使西安成为软件研发、自主版权软件产业化和软件出口加工服务及商务流程外包(BPO)基地。到2010年,培育千人以上的软件研发企业80家,引进30家跨国软件公司在西安设立研发和技术支持服务中心。软件业销售收入达到200亿元。

三、生物技术产业

挖掘秦岭药系的经济潜力,发展中药产业和生物医药制造业。积极采用先进适用的生物工程技术对化学制药、生化制药进行技术改造,提高生物工程药物的开发和创新能力,力争在基因工程、药物筛选、生物芯片、生物育种和生物制剂等方面有所突破。运用生物工程技术和现代中成药技术改良现有药物品质和传统中草药,推进中药研制生产现代化,不断开发各类新特中药及天然药品,培育制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新药,构建全国新型中药、新药加工制造基地和重要的药品科研创新基地。发展化学原料与制剂、中药创新药物、医药中间体、医疗用品与器械、生物制品、保健品等。重点建设东盛集团西安国际中药港、金花集团人造虎骨粉系列产品加工及新型制剂生产、天诚公司中药标准提取物生产等项目。打造东盛和金花产值超百亿元集团。到2010年,生物技术产业产值达到220亿元。

四、新材料产业

重点研发和生产超导材料、电子信息材料、功能材料、纳米材料、高纯金属材料、超细金属材料、新型金属箔材及异型材、非晶、单晶合金、稀土材料、高性能特种合金材料、特种粉末及粉末冶金制品、无机电子材料、光学纤维、特种合成纤维、特种橡胶及阻尼材料、液晶材料、新型精细化工产品、生物医学用高分子材料、高性能绝缘、隔热材料等,建设国家级新材料产业示范基地和研发孵化基地。重点建设铌钛线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工程皮肤产业化、钛及钛合金管材和锻件、钛合金标准件、金属复合材料、金属纤维等项目。2010年,新材料产业产值达到80亿元。

第九章 壮大装备制造业,增强工业竞争力

以做大做强航空航天产业为重点,着力培育壮大航空航天、汽车、光机电、优势机械装备制造业,积极发展石油化工、食品饮料等产业,增强高技术与装备制造业、国防工业与地方经济的融合度,承接国际和东南沿海的产业转移,延长产业链,培育大集团,提升竞争力。到2010年,全市工业增加值达到900亿元,年均增长15%。装备制造业总产值达到1700亿元,年均增长25%。

一、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业

深入开发研制生产新一代支线客机和大型飞机,扶持西飞集团成为年产值超百亿元集团。开发生产多种专用微型飞机和机载设备,提升飞机发动机及零部件、航天设备及零部件等产品质量。开拓发展增雨防雹火箭系统等支撑项目。把西安建成以发展大中型军、民用飞机、无人驾驶机、大中型航空发动机、新一代运载火箭发动机、卫星有效载荷及卫星地面系统、飞机零部件及转包生产为重点的我国最大的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业基地。加快推进韦曲航天科技产业开发区建设,重点发展高科技产品、军民两用及传统工业产品,建设航天产业基地。到2010年,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业产值超过200亿元。

二、汽车制造业

建立汽车技术创新平台,集成现有的汽车科技资源,形成良好的运作机制与相关科技创新平台。重点发展商用汽车、轿车、零部件制造,打造中国一流的商用汽车生产基地,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汽车产业集群。重点建设比亚迪家用轿车及电动汽车、法士特齿轮有限公司重型汽车变速器、欧舒特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大型客车、康明斯(中国)投资公司与陕汽合资重型汽车发动机等项目和陕汽集团北部新基地。形成陕重汽、陕齿和比亚迪三个年产值超百亿元汽车产业集团。到2010年实现全行业产值500亿元。

三、光机电装备制造业

发展机电一体化缝纫设备、印刷包装设备、数控机床,提升高性能数控机床、精密成型加工技术及产品的档次,完善新型机电一体化的纺织、塑料、印刷等轻工机械性能,发展新型机电一体化的工程、矿山、冶金、农用等机械设备和高效办公自动化设备,建成光机电一体化装备制造业基地。到2010年,光机电装备制造业产值达到200亿元。

四、优势机械装备制造业

加快发展高压输变电设备,提高配、发电设备装机综合能力。重点发展50万伏以上特高压、超高压交直流输变电设备以及光纤光缆为主的电工电器产品,创新提高直流输变电成套设备国产化试验装备、800KV高压开关设备等支撑项目制造能力,使西电集团产值超百亿元,建成全国最大的超高压输变电设备研究和生产基地。重点发展陕鼓集团能量回收和硝酸尾气回收装置、各类轴流和离心压缩机、大型空分装置和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发展节能环保大中型高压和直流电机、机车和石油钻井电机、风力发电电机、冰箱和空调压缩机、空调变频模糊控制器等配套件。重点建设庆安制冷公司高效节能型绿色空调压缩机生产线技术改造、西安重型机械研究所成套设备国产化及高精度带材轧制生产、陕鼓集团大型鼓风机国产化、西安造纸机械生产建设、西安西玛电机有限公司整体迁建和系列电机生产及配套、中国北车集团永济电机厂风力发电机、西电公司超高压等项目。到2010年,优势机械装备制造业产值达到500亿元。

五、国防科技工业和其他工业

促进生产要素在军工和地方之间合理流动,开展军民研发联合攻关,加速推进军工和地方产业一体化进程,形成研究设计和系统集成、总装“两头在内”,生产部分“中间在外”的“小核心大协作”模式。抓好军转民工作,加强军用技术、人才和装备在民品领域的应用,把军工优势转为工业强势,建成全国著名的军民结合型装备制造业综合基地。

在轻工业领域抓好食品饮料制造业、印刷业等。依托青啤汉斯、可口可乐、顶益、顶津、乐百氏、维维乳业、得利斯、荣氏、金威等众多国内外知名的企业,打造西部食品饮料基地。整合和优化出版、印刷、包装行业,形成图书出版、材料供应、生产加工、产品销售、产品研发、信息服务、教育培训、图书物流等全面配套的大型包装印刷产业集群。到2010年,食品饮料制造业产值达到200亿元。

在石油加工和化学工业领域,重点发展石油化工、精细化工等行业和“清洁燃料”、高等级道路沥青、绿色环保洗涤用品、特种橡胶等产品,抓好中石化西安分公司250万吨中轻质原油加工项目,新增250万吨蒸馏装置、300万吨延迟催化和清洁燃料处理装置、10万吨气体分馏装置、3万吨硫磺回收装置。到2010年,石油加工和化学工业产值达到200亿元。

第十章 提升旅游业,打造世界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城市

按照“走进历史,感受人文,体验生活”的思路,以建设名景点为重点,整合旅游资源,创建旅游品牌,丰富旅游产品,优化旅游环境,全面提升旅游业。到2010年,旅游总收入达到330亿元,年均增长13%。

一、创建特色旅游品牌

挖掘西安人文历史遗产,弘扬传统文化,展现关中民俗风情,打造兵马俑与秦陵遗址探秘、周秦汉唐文化主题、汉唐长安城寻古、黄帝陵祭祖、城墙怀古、明清建筑游览、关中民俗体验、仿古文化艺术体验等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观光游”;以名城、名山、名水等景点为载体,依托“秦岭自然风景区”,推出秦岭山水休闲游、御汤温泉度假游、修学商务会展游、生态农业观光游、体育健身游、现代科技文教游等专项旅游;继承革命传统,把西安作为“陕甘宁红色旅游区”最重要的起点城市和游客聚集地,开发“西安事变”、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等资源,积极发展红色旅游。

二、开发精品旅游板块和业态

按照板块开发、专题深化和精品带动的策略,重点打造六大旅游板块:以传统文化及现代都市观光、娱乐和购物为主的唐都长安旅游板块;以“秦风”“唐韵”为主题,以兵马俑、华清池、秦始皇陵遗址公园等核心竞争品牌为载体的临潼秦唐文化旅游板块;以周丰镐遗址、秦阿房宫遗址、汉长安城遗址、唐大明宫遗址、半坡遗址等为载体的遗址旅游板块;以文化生态旅游及观光休闲度假为主的秦岭生态旅游板块;以盛唐文化为特色,集娱乐、游憩、商务、度假为一体的曲江游憩旅游板块;以欧亚论坛永久会址为象征,以滨水景观、会展为主题的浐灞城市滨水游憩板块。

开发与旅游配套的多形式娱乐活动,推出新型文化表演类产品。拓展会展旅游、商务旅游、网络旅游、自驾旅游等新兴旅游业态。扶持各类传统手工艺品的开发,挖掘和推出一批既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又能适应市场需要的旅游商品。

加强与省内城市及周边地区的联合与合作,以“秦俑故乡、丝路起点”为主题,组织跨地区、跨省域和跨国界的旅游,打造西部旅游强势圈、关中旅游圈。沿京西沪桂广线、丝绸之路线、陇海兰新线和西安—青岛—九寨线“两圈四线”,形成大旅游产业链。

三、改善旅游发展环境

实行“区域联动、行业联合、企业联系”的大旅游宣传促销方式,创新促销手段,提高促销效果,强化在国际市场上的形象宣传,扩大我市旅游业在国际市场的吸引力。加强旅游市场管理和环境的综合整治,推进旅游信息化进程,强化旅游服务标准化管理,建立健全执法机构,加强市场监督,完善行业规章,规范各项服务,建立投诉、稽察、安全救援系统。

第十一章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服务业新突破

以发展现代物流、会展、金融为重点,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服务技术改造传统服务业,优化服务业布局,拓展服务领域,增强服务业整体竞争水平,实现服务业新突破。到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342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52%,就业人员比重达到42%。

一、会展业

整合展览、会议、场馆等会展资源,尽快出台《西安会展业管理条例》,依法培育、规范会展市场。加强与国内外的合作与交流,吸引更多的国际知名展览组织在西安创办展览企业,嫁接、移植一批大型国际性品牌展会和会议,办好欧亚经济论坛。着力培育一批地方品牌展览企业、展会和会议。加快浐灞国际会议中心等场馆及配套设施建设,打造曲江、浐灞等会展聚集区,使西安成为具有先进完善会展设施和较高管理、服务水平,以专业品牌展会为支撑,举办各种大型商品展示、经贸洽谈和信息、技术交流、国际国内会议的区域性会展中心,发挥会展业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

二、金融业

加快金融业市场化步伐,不断健全市场功能,发挥金融在现代市场体系中的核心作用。进一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吸引更多的外资银行、其他金融机构和风险投资机构来西安创业发展。广泛吸收国内外各种资本,尤其是民间资本参与西安经济发展,支持、帮助更多的企业通过在国内主板、深圳中小板及海外证券市场发行上市募集资金。培育和发展中长期债券市场,争取发行市政债券努力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拓宽融资渠道。加快组建以西安地区为中心的区域性政策银行——西部开发银行。建立和完善金融资信评估、信用担保、金融咨询、保险评估等中介机构。加快建立高效统一的产权交易市场,积极培育各类产业投资基金、科技创新投资基金。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体系创建。积极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努力把西安建设成西部重要的金融中心。

三、现代物流业

依托航空、铁路、公路枢纽优势和城市路网布局,加大物流资源整合力度,尽快培育和引进一批大型物流企业,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加快新筑物流园国际港务区、六村堡空港物流服务中心等物流园区和三桥汽车、草滩果品、城东纺织、城北建材等8个物流中心及一批辐射功能较强的配送中心的建设,建立和完善现代物流配送、零售服务、农产品流通和工业品批发市场等物流体系,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加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和物流设施现代化建设,壮大商贸物流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努力构造与西部经济强市相适应的现代物流服务环境,建成以现代物流产业园区、功能性物流中心和多层次配送中心为节点的现代物流框架,形成结构合理、设施配套、技术先进、运转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成为中国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的重要枢纽,建成东西部之间的物流中心。

四、其它服务业

加快改造和完善中心商业区、区域商贸中心、便民商业网点三级商业服务网络,建设顺城巷旅游商业带、西部清真食品商业街、环城西路仿古休闲一条街等特色商业街区,使新建的商业街区、商贸设施具备先进的现代化服务功能。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特许经营、代理制、综合性仓储超市、电子商务等现代经营方式和新型业态。

发展各类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机构,建设社区服务队伍,加快社区信息化建设,拓展服务领域。提供家政、中介等各种形式的便民服务,丰富休闲、娱乐、健身等文化体育生活。抓好早点快餐店、便利店、物资回收部、修理部、理发店等建设和管理。完善政府调控机制,规范市场行为,优化住房供应结构,积极发展以居民住宅为主的房地产业,加快经济适用房、普通商品房建设,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加快廉租房制度建设,积极发展装饰装修业,规范物业管理。加快保险、会计服务、法律服务、管理咨询、信息咨询、工程咨询等中介服务业的发展,培育中介服务知名品牌,提升执业水平,实现规范发展。大力承接信息外包服务,重点推进信息系统集成、信息系统运行和维护服务、数据中心与资源外包服务、数据加工与处理服务等,丰富拓展数字服务的内容和领域。

第十二章 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产业大市

实施“文化名市”方略,整合文化资源,调整布局、优化结构,培育多元化市场主体,积极发展多样化市场运营模式,打造品牌,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到2010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50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8%。

一、打造文化产业品牌

结合旅游业发展,围绕历史文化、革命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文化艺术、休闲文化、节庆活动,打造独具西安特色的文化产业品牌。以古代王朝的历史遗存为依托,培育周、秦、汉、唐历史文化品牌;以长安古乐、户县农民画、北院门回民街坊、蓝田玉雕等为代表,培育关中民俗文化品牌;以大慈恩寺、楼观台、化觉巷清真大寺等为标志,培育庙宇文化品牌;以秦腔眉户、仿唐乐舞、长安画派、文学陕军、影视陕军等为代表,培育文化艺术品牌;以大唐不夜城、大唐西市、唐诗博览园、城隍庙为重点,培育休闲文化品牌;以仿古迎宾入城式、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为代表,培育节庆文化品牌。

二、构筑文化产业聚集区

围绕广播影视、文化娱乐、新闻出版、文化旅游、文物及文化保护、广告等领域,加快建设秦岭北麓生态—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带、老城区民俗文化产业聚集区、临潼历史文化产业聚集区和曲江现代文化产业聚集区,积极筹划建设影视、印刷、动漫、会展、休闲健身等专业性功能园区,形成点、线、面连接成片的格局。

三、推进文化产业市场化进程

运用市场化运营方式,盘活国有文化资产存量,提高运营水平和效益。完善文化产业政策,积极推进公益性文化单位机制改革,转换经营性文化单位体制和机制,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文化产业,支持民营文化企业发展,培育壮大一批文化产业集团和骨干企业。规范发展文化产业协会和具有一定社会文化管理职能的文化中介组织。构建城乡一体、丰富多样、繁荣健康、富有活力的文化市场体系。

第四篇 城市建设

实施“环境优市”方略,妥善处理好城市现代化建设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关系,提升城市形象,提高发展水平,改善生态和人居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第十三章 保护古城风貌,彰显古都魅力

坚持“古新分治”,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展示放在首位,恢复古城应有的空间形象和文化氛围。启动皇城复兴规划,逐渐弱化和分离古城墙内的行政、交通、居住等功能,实施行政中心外迁,完成市政府搬迁工程,加快区域内不适应功能要求的工业、仓储等企业单位的外迁步伐,降低人口密度,到2010年,古城墙内人口降为38万人。增加绿化面积,提高环境品质,改造市政基础设施。对皇城内的文物、文脉、文化进行综合性的系统保护,体现西安独特的文化特色和内涵。重点保护和建设好一环(城墙)、一区(莲湖历史风貌区)、二片(北院门历史街区、三学街历史街区)、三街(湘子庙街、德福巷、竹笆市),保护古建筑、传统民居、古树名木等古文化遗存。实施道北整体改造,建设和保护大明宫遗址。建设以周秦汉唐大遗址、大陵墓为主的保护和展示工程,加大对周丰镐遗址、秦阿房宫遗址、秦始皇陵、汉长安城遗址、灞陵、杜陵、隋大兴城、唐长安城遗址等文化遗存的保护。将文物古迹保护和周边地形地貌、生态保护结合起来,建设杜陵遗址公园、青龙寺遗址公园等特色主题公园。积极做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争取列入“中华文明故都保护”国家工程。

第十四章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发展的支撑力

一、综合交通体系建设

公路配合省上建设西安至合肥、西安至安康、西安至汉中高速公路西安段建设和GZ45连云港至霍尔果斯线西安段、西安至铜川高速公路西安段改造扩建工程建设,加快“米”字型国道主干线和西部大通道建设,实现千公里一日交通圈和西安通江达海,使西安成为全国高速网络最大的节点城市之一;加强多通道工程建设,建设地方一级公路网络,形成“一环两横十辐射”格局,基本实现同城市副中心的一级公路连接,小城镇同干线公路的二级连接,实现10分钟由各区县中心驶上高速公路或干线公路,50分钟由市中心区通达各县区中心,60分钟由市中心区基本通达主要乡镇、开发区、产业中心、旅游景点及矿产资源地。到2010年,公路总里程达到8885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345公里、国省干线925公里、农村公路7615公里,路网密度达到89公里/百平方公里。

加快公路主枢纽建设步伐,新建一、二级客运站6个,一级货运站4个,二、三级区县货运站12个,形成综合性的客运枢纽。以区县为中心、乡(镇)、村为结点,加快农村客运网络建设,新建农村客运等级站54个、招呼站604个。到2010年,乡镇客车通达率达到100%,建制村客车通达率达到95%以上。

铁路。建设西安铁路客货线路,实现客运、货运的完全分流。实施西安铁路枢纽扩能工程,加快西安北客站、集装箱中心站、货运北环线建设,改扩建西安站,将新丰镇站扩建成西北地区最大的路网性编组站。到2010年,完成西安至郑州客运专线、西安——平凉线、西安——安康——重庆复线、西安——延安扩能、西安——侯马扩能改造、西安——包头复线建设。旅客发送量达1950万人/年,开行客车145对/日,货运量达1.8亿吨/年。到2015年,使西安成为全国六大铁路交通枢纽和十八个集装箱中心站之一。

航空。实施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二期工程,建设区域性枢纽机场和区域性航空客货运集散中心。争取开通更多的西安至南亚、西欧、北美等城市的国际航线;发展地方支线航空运输,吸引国内外航空公司进入西安航空运输市场。到2010年,年旅客吞吐量1400万人次,年货邮量15万吨。积极争取把阎良等机场确定为民用支线机场和货运机场,提高西安航空客货运吞吐能力。

市政道路。进一步完善主干路网,拓建一批主次干道,尽快完成东西三环路、北二环东沿线、长乐路、科技路等外围城市道路的快速化改造,提高疏散能力。继续进行二环以内支路和背街小巷道路改造和建设,打通断头路,完成三环路连接线建设和城市道路断面改造。与道路建设同步进行人行天桥、地下通道、停车场、各类地下管线等配套设施建设。贯通城市三环路和高架快速干道,完成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开工建设城市综合交通改善项目。到2010年,人均城市道路面积10平方米。

城市公交。坚持公交优先,构建“快速公交为依托,专用道干线公交为骨架、常规公交为主体、出租车为辅助”的城市公交体系。优化线网布局,调整公交线路,加快公交专用道、公交站场和公交港湾建设。开辟西安中心区与副中心及重要乡镇之间、副中心与副中心之间的公交线路,形成辐射的城乡公交网络。在城市主干道上,规划建设快速公交(BRT)和公交专用道。到2010年,新开辟公交线路30条,调整50条,建设20条公交专用道路。新建公交停车场10个、公交调度站20个、公交枢纽站5个,公交线网密度达到2.8公里/平方公里。

二、水、气、热、电网建设

供排水。提高黑河水源向城市供水比例,减少地下水开采。启动李家河等12座水库和“引湑济黑”调水工程等后备水源建设工程,新增蓄水能力2.61亿立方米。进一步完善城市供水配套设施,完善城市供水系统。完成西南郊、东南郊水厂建设,改造曲江水厂。新建阎良区、临潼区、长安区、高陵县、蓝田县、户县、周至县等7个区县供水工程。实施城市排水管网改造二期工程,西北郊排水系统综合治理工程。到2010年,主城区日供水能力达到241万立方米,污水管网普及率和雨水管网普及率分别达到85%和70%。

供气。逐步形成以天然气为主、石油液化气为辅的城市能源结构。2010年前,全面完成天然气城市气化二期工程,日供气规模达到480万立方米,城市气化率达到96%,主城区居民天然气管道气化户数94万户。分期分批完成现有焦炉煤气管道及5万户焦炉煤气用户的天然气置换改造。启动天然气城市气化三期工程,加快远郊区县天然气气化工程建设。

供热。以集中供热为主,大力推行热电联产,燃气、燃油锅炉和电加热锅炉为必要补充,充分利用工业余热,保护和合理利用地热资源。新建南郊热电厂、户县热电厂技改二期、灞桥热电厂扩建、临潼热电厂、北郊热电厂、西郊第二热源厂、太华热电厂等集中供热(热电联产)项目,建设陕重、曲江、丈八北路等供热站。

供电。优化城市高压配电网的骨干网架结构,加强城乡中低压配电网的建设。实施西安城市电网建设与改造项目,到2010年完成西北郊、西南郊、东南郊、市区中心、泾河等5座330KV变电站建设,新建、增容及改造69座110KV变电站。

三、信息化基础设施

完善扩展数据通信骨干网络建设,到2010年,城区骨干网络带宽要达到100G,全市宽带接入用户超过200万户。继续完善以光缆为主、微波卫星为辅的本地传输网络,建设以大容量光纤传输网络为主体、以宽带多业务交换网络为核心、以多元化综合接入为基础的综合业务承载平台。抓好城市通信地下管线工程建设。加快西安公共信息交互平台项目建设,建设“数字西安”。加强数字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实施数字广播电视计划,建成和完善卫星、无线、有线以及因特网并用的广播电视覆盖网络,提高数字电视普及率。到2010年,确保我市90%以上模拟有线电视集中接收用户顺利过渡升级。

第十五章 大力节约资源能源,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一、节约资源

节约用地。稳定以基本农田为主体的耕地总量,积极盘活存量土地。科学确定各类用地的规模,提高土地投资强度,探索建立包括非经营性用地出让的竞争机制。加强土地利用的规划管理,统筹安排基本建设用地,积极引导土地资源向重点发展领域倾斜。积极开展市地整理,适度开发土地后备资源,加大土地资源储备量,优化土地利用的结构和效率。

节约用水。积极推广节水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使用效率。改善农业灌溉技术和灌溉设施,推广种植节水物种,节约农业用水。建立合理的水价机制和激励机制,节约城市生活用水。开展水资源宣传教育,增强民众的节水意识。

节约能源。启动节约和替代石油、热电联产、建筑节能、余热利用、政府机构节能、绿色照明、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节能监测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等节能工程。优化供配电系统,提高输变电效率。加快高能耗企业技术改造,降低资源和能源耗费。调整能源结构,加速发展和利用天然气,实施“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规模化应用和带动产业化的城市级示范”项目,鼓励发展太阳能、风能等绿色能源,逐步降低煤炭消费比例。在公用设施、居民住宅等推广高效节电照明产品。

节约原材料。制定设计、生产规程、施工工艺等节能技术标准和材料消耗核算标准,推行产品生态设计和使用再生材料;鼓励生产高强度和耐腐蚀材料,限制一次性木制品生产、流通和消费。

二、发展循环经济

推进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加快构建循环经济政策法规体系和科技支撑体系建设,鼓励节水、节能、资源综合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积极探索“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发展模式,加强可再生资源的重复利用水平。建立覆盖全市的回收、分拣和加工利用的废品回收利用网络,推进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和分类处置,提高生活垃圾生物转化、能源转化利用水平。加强工业和建筑业废弃物的管理和综合利用,提升无害化水平。推行清洁生产,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倡导社会循环式消费,最大限度地降低单位产品物耗、能耗、水耗和污染物排放。

三、保护恢复自然生态

加强秦岭山区的生态保护,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启动全市湿地保护工程、村庄道路美化绿化工程和重点水源涵养林工程,实施秦岭北麓生态绿色屏障保护建设项目,恢复山区的森林植被,保护自然生态和原始地貌,秦岭北麓森林覆盖率达到75%以上。加快山区和台塬小流域综合治理,有效控制水土流失,特别加强周至、户县、长安、蓝田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的建设与保护,实施移民搬迁,更加严格地控制秦岭北麓旅游项目建设和地热水资源的开发,防止新的生态破坏和污染,保护好水源地与水源涵养林,在饮用水源一、二级保护区内禁止建设有污染的项目。

以渭、浐、灞等河流水系的生态建设和治理为重点,加快浐灞河城市段、渭灞三角洲、浐灞交汇处等河道建设,修复周边地区的自然生态。进一步建设与恢复包括各大公园人工湖、三环路水带在内的城市水系,加快恢复“八水绕长安”的盛景。

完善城市生态绿地系统,加强河湖水系周边的绿化带建设,形成城市绿色生态保护环。实施西安市城乡绿化项目,启动城市绿化广场和街头绿地建设,到2010年,全市绿化广场和街头绿地达到300个。加强城市道路绿地系统建设,完成城区内大庆路至西咸路、幸福林带、唐城林带、渭河风景线、灞河风景线建设,修建新机场路至六村堡、张家堡至渭河桥景观大道等花园式绿带建设。

四、治理环境污染

实施碧水工程,防治水体污染。严格监督废水排放,加快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建成第三(纺织城)、第四(店子村)污水处理厂,新建袁乐村、西高新、六村堡污水处理厂,以及长安、阎良等7个区县污水处理厂。实施北石桥污水净化中心二期工程、北郊泾渭组团污水处理工程。建设主城区北部及城区自强路、西举院巷等道路的雨污分流工程。统筹中水利用系统建设,提高中水利用率。2010年,全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0%,污水排放达标率60%,全面实现国家环保模范城的要求。

实施蓝天工程。控制建筑工地、交通道路的二次扬尘污染,大力推广应用清洁能源,在三环路以内地区实现无煤化。重视对汽车超标尾气的治理,加快天然气汽车改造和天然气加气站建设,加强工业粉尘治理,减少二氧化硫排放,使城市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好于或达到二级标准310天/年以上。

实施净化工程,防治固体污染。改进市区和周边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回收、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继续实施江村沟垃圾卫生填埋场二期工程,新建生活垃圾焚烧厂3座。建设西安市环境卫生监测中心,加强和完善环卫设施运行中的环境监测。在西北郊六村堡以西、南郊长安工业园区及北郊泾河工业园区以北各建一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厂、粪便无害化处理厂,在东郊、西郊各建一座建筑垃圾再生综合处理厂。建设阎良等7个区县垃圾处理厂(或填埋场)。到2010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利用率达到30%。

第五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发展都市农业,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五年内力争使1000个行政村基本达到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总体上使广大农村在基础设施、生产条件、村容村貌以及在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第十六章 加大农村公共投入,明显改善农村整体面貌

一、搞好村镇规划和建设

统筹城乡建设,把农村建设逐步纳入城市建设规划。优化村庄布局,重点发展中心村,逐步调整自然村,坚持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便于农民生产生活、改善村容村貌、体现特色的原则,以道路、供水、排水、供电、通信、厕所、畜禽圈舍、垃圾集中堆放点等建设为内容,高起点做好村庄、民宅建设规划,统筹安排村庄公共设施建设。因地制宜,科学编制《西安率先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行动方案》。继续实施“百村示范”、“重点小城镇示范”、“千村整治”、农村“广厦工程”,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促进农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15%以上的村建成新农村示范村。依据城镇体系规划,加大小城镇建设力度,分类指导,形成工业主导型、商贸主导型、旅游主导型、综合发展型等各具特色的小城镇。

二、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

巩固和提高农村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对农村学生免收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费补助。重点调整农村小学布局,按照“规模、效益和质量”相统一的原则,依照规划,新建、改扩建小学(含寄宿制学校)350个,使农村中小学布局更趋合理和科学。建设乡镇文化体育中心,其中新建和改扩建乡镇文化站58个,在全市102个乡镇建设健身路径,实现每个乡镇均有一个文化体育中心的目标。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扫盲工程,解决716个自然村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问题,全市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100%。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改扩建83个乡镇卫生院。完善相关政策,做好户县、高陵、临潼、长安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在全市农村基本建立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强化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新建、改扩建街道、乡镇计划生育服务站82个。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建立有利于计划生育的利益导向机制和社会保障制度。

建立适应经济发展水平的农村初级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民享有养老、医疗等基本社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的程度和覆盖面,逐步建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险。加强对被征地农民的技能培训,逐步建立、健全就业安置和基本生活保障制度。采取多种形式解决好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三、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支持农村节水灌溉、用水安全、乡村道路、农村沼气、农村水电和农田林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农村小城镇供水工程80个,新增节水灌溉面积40万亩,改造农田灌溉面积60万亩,保障农村居民生活和农田灌溉用水。实施农村道路建设改造工程,新建和改造农村道路4580公里;完善路网结构,用二级公路连接重要集镇和发达经济区域,基本实现20分钟各相邻乡镇间相互直达并由各乡镇通达县境;全面改造县乡公路超龄油路,实现全市县乡公路油路化,平原区80%的行政村出村路油(水泥)路化,村级道路土路砂石化。发展农村通信,继续完善农村电网。大力普及农村沼气,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

第十七章 加快发展都市农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一、优化调整农业结构

按照环城近郊圈层、远郊平原圈层和浅山丘陵圈层地理位置与资源分布特点,规划布局农业板块,建设特色农业产业带,发展安全农业、品牌农业、精品农业、籽种农业、外向型农业、加工农业、设施农业、旅游休闲农业。增加特色经济类种植品种和规模,扩点成线,聚块成带,培育特色优势农业产业群。实施畜牧业转化工程,发展食草畜禽,重点扶持奶牛业。增加渔业品种,提高水产品质。到2010年,农业增加值达到8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500元,粮经产值比5∶5,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40%以上。

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建设农产品基地。围绕优质粮食、畜牧、蔬菜、果品、苗木花卉、旅游观光等产业,建设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着力建设十条“万字号”产业带。新建50个标准化优质农产品基地。

培育龙头企业。培育和扶持农副产品加工、运销等龙头企业,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发展多种形式的合作联合,发挥其加工增值、开拓市场、辐射带动农民的功能。“十一五”期间,培育11个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探索建立农村合理、有序的土地流转机制,鼓励农民以土地使用权入股的方式,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适当扩大土地集中经营规模,吸引城市生产要素流向农村和农业,实现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管理。

三、完善农业服务体系

健全完善动植物防疫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业标准化体系、农业减灾防灾体系及环境保护体系、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等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质量安全控制、病虫害防控、灾害测报、抗旱防洪等方面提供全程化服务。新建农业科技示范园100个,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建设产地批发市场,抓好国家“万村千乡”市场试点工作,搞活农产品市场流通。建设农业信息网络,推进农产品网上交易和农业信息快速传递,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加强农业产地环境管理,强化种子、化肥、农药、饲料等农业生产资料的质量监督检查和专项整治,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认定、认证工作。成立10个区县级监测站,在30个生产基地、30个超市、15个农产品批发市场分别成立农产品质量监测点,加强日常性监测。

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推广“公司+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经营模式,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到2010年,全市建立500个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培育50个规模大、机制健全、管理规范、带动作用明显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入组织的农户达10万户,带动农户40万户,争取实现40%以上的主要农产品通过专业合作组织生产、加工和销售。

五、搞好农村扶贫开发

以稳定解决贫困人口温饱和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为中心,以重点村建设、移民搬迁、产业开发为着力点,实施科技扶贫、信贷扶贫、社会扶贫,彻底解决少数特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迅速提高39万贫困人口的经济收入。对生存条件恶劣的4.2万人实施搬迁,完成280个扶贫重点村建设,返贫率控制在3%以内。严格落实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政策措施。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做好农民外出务工的引导和服务工作,开展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和创业能力。

第六篇 科技教育和人才

实施“科教兴市”方略,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强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初步建成科技发展环境好、自主创新能力强、支撑引领作用大的创新型城市。

第十八章 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建设创新型城市

一、完善区域创新体系

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支撑和引领五大主导产业为主线,以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重点,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目标,优化配置科技资源,努力完善创新体系,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初步建成功能较强的区域创新体系。

完善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创新体系。鼓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共建工程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流动站和重点实验室等创新载体,形成技术联盟,开展应用创新和产品研发。以陕西工业技术研究院和西北工业技术研究院建设为契机,围绕完善我市高新技术产业链,提高产业配套能力,支持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重点加强优势产业的集成创新和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

加快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体系。按照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协调互动、整体推进的思路,积极建设具有西安特色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模式,积极支持国家级西安交通大学科技园、西北工业大学科技园建设,促进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理工大学科技园发展。加快以高新区创业研发园为龙头的企业孵化器集群建设,在软件、集成电路、光电子、生物医药等领域,建设一批专业孵化器。

培育自主创新重大产业化项目。以政府科技计划为引导,以产学研结合为支撑,整合优势资源,组织重大关键技术和产业发展共性技术研究,在重点产业领域,培育一批重大产业化项目,增强科技与经济的融合。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十一五”高新技术重大项目和产业基地布点,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能力。

二、实施重大创新工程

继续实施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科技中介机构建设、军民两用技术融合、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青年科技人才创业、重大科技产业化推进、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推进、企业信息化示范、工程技术实验室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十大科技创新工程。重点加快西安阎良国家航空产业基地、西安韦曲航天科技产业开发区、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国家软件出口基地、国家级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国家级光电子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国家级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国家级“863”软件和生物医药孵化器的建设步伐。筹划建设国家生物产业基地,聚集国内外生物资源,优化生物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引导生物产业向集约化、专业化、特色化发展,示范、辐射和带动我市生物产业快速发展。构建我市“数字内容”产业基地,以网络游戏、3D动画制作、影音制作,互联网服务、移动内容、数字出版,数字化教育培训等为产业发展重点,依托我市在艺术创造、影视制作、软件开发等方面的科技资源优势,发挥集聚效应,从扶持做大单个企业转向构建产业集群,使西安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著名的“数字内容”创意、生产、加工基地之一,创造我市高技术产业新的增长极。

三、优化科技创新环境

积极发挥政府在科技创新过程中的引导、推动功能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提高全社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初步形成布局合理、资源共享、运转高效的创新能力基础设施架构。在部分学科领域建成一批具有国内外领先水平的研究与实验基础设施,为突破重大关键技术、获得自主知识产权奠定重要基础。

整合科技资源,支持和引导各大科研院所的科技力量进入企业和企业集团,与企业共建技术开发实体;继续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实验室,加速科技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以项目和课题为纽带,组织产、学、研共同攻关,帮助企业参与实施国家、行业和地方的技术创新计划项目,建立区域科技计划协调机制,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开展合同创新、项目合伙创新、基地合作创新等。

发挥西安军工科技优势,建立军民两用技术和产业的共享双赢机制,积极争取国家级西安军民两用产业发展基地建设项目,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军转民、民进军、军民互动的新突破。打造军民两用科技型产业集群,军地联合进行新技术、新产品产业化开发,推进军民技术与产业互动发展。

加快技术市场、专利事务、产权交易、信息服务、科技评估、管理咨询等服务性中介机构建设,逐步形成具有全方位功能和阶层式结构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通过培育骨干机构,打造特色和专业服务精品,推进科技中介机构向机制市场化、业务特色化、服务专业化、手段标准化方向发展。

第十九章 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提高城乡居民文化素质

一、基础教育

加强素质教育,提升“两基”实施水平。依法确保农村适龄儿童、少年按时接受义务教育,努力降低辍学率,初中辍学率以区县为单位控制在2%以下;全市青壮年文盲率控制在1%以下。城乡基础教育的校点经过三到五年调整和重点建设,布局更趋合理,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市义务教育的普及水平得到较大提升。到2010年,全市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升学率均达到99.9%,初中入学率、初中三年巩固率均保持在98%以上。

到2008年,全市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市所有普通高中在基础设施、仪器设备、管理水平、教学质量等方面达到《陕西省普通高级中学办学标准》;到2010年,建成20所市级示范普通高中,15—20所省级及其以上示范高中,60所普通高中基本实现教育技术现代化。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的比例达到90%。

促进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的发展,建立灵活多样的幼儿教育服务网络。城乡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视力、听力和智力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85%以上。到2010年,城区学前四年幼儿受教育率达到90%以上,农村学前三年受教育率达到70%。

开展全市中小学教师培训,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鼓励和支持教师通过学校教育、现代远程教育等多种学习途径进行学历达标和学历、学位提高培训。到2010年,小学专任教师的85%、初中专任教师的75%分别提高到大学专科和本科以上学历,10%的高中专任教师获硕士学位或达到研究生水平。

二、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

积极支持普通高校和民办高校发展。挖掘高等教育资源潜力,扩大高等院校办学规模。加快高校设施和后勤保障体系建设,在高校密集区兴建为高校生服务的后勤综合服务设施,实现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推进学校创新体系建设,整合教育资源,积极发展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的本科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创建世界名牌大学、名牌研究院所。

调整高、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布局结构,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中等职业教育。基本完成西安职业技术学院和西安市中等职业教育中心建设,发展多层次、多学科职业教育,整合市属技工学校资源,提高办学档次,扩大教学规模。重点办好区县职教中心或中等职业学校,全市所有职业高中达到教育部制定的《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建成国家级重点职校3—5所,省级重点职校8—10所,基本形成办学层次、办学结构较为合理的职业教育体系。

第二十章 提高人才保障能力,积极构筑人才高地

一、营造人才创业环境

改革现行用人制度,打破人才地域界限、单位所有制界限和身份界限,使各类人才在公开、平等、竞争的原则下,通过人才市场有序流动和合理配置。加大对高级人才培养的投入,努力改善高级人才的工作条件。创新人才分配激励保障制度,设立各种形式的奖励基金褒奖有贡献人才,改善生活条件和工资待遇。鼓励和引导企事业单位创新分配制度。建立重要人才信息档案,鼓励和保障自由职业者从事专业活动。建立科学的人才法规政策体系,形成具有强大的人才集聚力和人才辈出的社会环境。改革人才流动制度。制定人事争议仲裁政策法规,完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完善人才社会保险制度。

二、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加快引进高层次、复合型的企业经营、政府管理、高级专业技术等人才,鼓励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到我市创业,积极聘用外国专家参与我市建设。敞开引进四类人才,即:国外留学回国人员、硕士以上或高级职称人员、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或省部级以上突出贡献称号的专家、具有特殊才能的其他各类高科技人才和创业型人才。简化留学人员来我市投资兴办各类企业的审批手续,并提供各种方便。鼓励留学人员来西安讲学、进行项目合作研究、开展信息交流。为西安高校毕业人才提供更好的创业和发展的平台,吸引更多人才到西安创业。

三、加强人才培养和选拔使用

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利用西安高校云集的优势,提高职业教育起点,进一步完善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相衔接的教育体系,完善继续教育和培养制度。加快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人才由组织配置向市场配置转变,建立国有企业经营者市场选拔的操作规范,健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市场选拔制度。鼓励各类事业单位实行项目聘用、任务聘用等灵活柔性的用人方式。实施领军人才开发计划,培育发展职业经理人市场,启动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项目。加快制订和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海外人才集聚计划。

完善人才评价制度。建立市场和出资人认可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评价制度。建立社会和业内认可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制度。加快企业技能人才评价方式改革,健全技师考评制度,完善技能人才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立人才诚信管理制度。

第七篇 和谐西安

按照构建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社会的要求,扩大城乡就业,健全社会保障,调节收入分配,保障公共安全,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第二十一章 完善就业与社会保障制度,

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一、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健全有利于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形成更多的就业增长点。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就业。在社会管理、公共服务领域开拓一批公益性岗位,重点安排困难人员就业。健全城乡劳动力市场网络,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依法维护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加强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加快中高级技术工人的培养,做好城镇下岗职工的培训和再就业工作。加快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发展各种专业性职业中介机构和劳务派遣、职业咨询指导、就业信息服务等社会化服务组织。

二、合理调节收入分配

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政策。完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逐步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提高离退休人员待遇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标准。完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个人收入分配规则和监管机制,特别是加强对垄断行业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的监管。推进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按照国家公务员法,建立规范的公务员工资制度和管理体制。继续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三、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加快形成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投入增长机制。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将非公有制就业人员、被征地农民和进城务工人员纳入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完善工作流程,规范办事程序,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使更多的社会成员享有基本的社会保障。

完善并实行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完成养老保险制度的配套改革,形成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商业养老保险相结合,老、遗、残一体化的养老保险体系。做好两个确保,保持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建立保证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的长效机制。以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非公有制职工和其他社会劳动者参保为重点,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基本实现城镇劳动者全覆盖。

继续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继续推行职工工伤和生育保险,进一步完善工伤和生育保险政策。扩大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形成包括公务员医疗补助、大额医疗补助医疗保险、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以及社会医疗救助等多层次医疗保险体系。城镇职工参加医疗保险人数达到180万人。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形成与市场就业机制相适应的失业人员生活保障和促进再就业的失业保险运行机制,失业保险金社会化发放率达到98%以上。

建立和完善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优抚等保障机制。通过调节国民收入再分配,保障弱势群体基本生活和平等享受公共服务的权利。逐步加大对老龄事业的投入,加强适应老年人需求的文化娱乐设施和社会养老机构建设。发展公益福利事业,进一步发挥社会救助、慈善事业等对困难群众的帮扶作用。

第二十二章 加快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发展,

建立新型公共服务体系

一、文化事业

弘扬优秀传统与时代脉搏相融合的文化艺术,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创作更多更好的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优秀文化作品。加强文化市场管理,营造健康文化的社会环境。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投入,加强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完成西安广播电视中心一、二期项目和40个文化设施建设项目。其中:新建区县文化馆和图书馆14个;新建改造影剧院5个;新建文化艺术中心等项目7个。完成市职工教育文化活动中心、小寨和边家村工人文化宫改造、13个区县职工教育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市残疾人活动中心等项目。

二、卫生事业

抓好重大疾病的监测与信息服务,加强职业病、食源性疾病、环境病、学生常见病、孕产妇疾病的防治工作,突出抓好艾滋病、结核病、出血热、乙型肝炎、碘缺乏等重点疾病预防,切实控制传染病、地方病的发生和流行。

加快医疗救治体系建设,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完成二级以上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的建设,逐步实现传染病集中诊治、归口管理。完成市急救中心、中国西部急救创伤中心、市精神卫生中心、市儿童医院、市中医医院、市中心医院北院、市四院门诊综合楼、市五院门诊综合楼、市八院、市结核病院现代胸科医院等10个医院新建和改扩建。建立心理卫生诊疗体系,发展康复及老年护理事业。完善紧急救援体系,加快急救指挥体系和院前急救网络建设。积极推进平价医院试点,逐步将所有公立医院改为平价医院,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满足群众基本医疗要求。普及城市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站,改造和装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加强妇幼卫生保健,逐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专项经费的投入标准,切实发挥社区卫生服务在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方面的作用。

三、体育事业

发展体育事业,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健全全民健身体系,群众体育继续保持全国先进水平。每年新建50套全民健身路径和20个体育活动站,达到全市每个社区和乡镇均有一处健身路径和体育活动站。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根据城市规划筹划建设西安体育中心。城六区每区新建或改建一处体育场馆,远郊区县新建一处体育活动场所。完成古城墙体育文化公园建设。积极发展竞技体育,为国家培养输送体育优秀后备人才,竞技体育进入西部12省区省会城市前列。深化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体育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加快协会实体化步伐。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以各种形式兴办健康文明的体育设施和体育俱乐部。发展体育产业,探索市场化运营的新途径,推动体育产业化和社会化,体育产业收入跻身西部前列。

四、计划生育

继续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切实控制人口增长,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质量。“十一五”期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

第二十三章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推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一、加强城市管理

既要重视建设,更要重视管理,要坚持依法管理、科学管理。进一步完善城市公共事务管理的决策机制,制定刚性的决策咨询、论证程序。对涉及公众利益的重大事项,实行社会公示和听证,主动接受人民群众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健全政府专家咨询系统和民意征询系统,增强城市管理决策的科学性。严格执行城市规划,加强建设项目的咨询和评估。完善城市经营体制,加强城市资源项目市场化运作,形成城建项目储备、建设、经营及补偿良性循环保障机制。加强政府对土地市场的调控,规范土地资产经营,全面推行土地招标拍卖挂牌交易,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收益增值率。盘活城建国有资产,推进公用企业特许经营,理顺公共产品价格。改革和理顺城市管理体系,建立“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模式和责任制。强化城市建设和管理的立法、执法,积极推进综合执法。积极探索市政、绿化、环卫等建设的市场化运作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市政公用设施自动化监控系统,实行有效的动态管理。

二、弘扬城市精神

大力弘扬以“承古开今,开放包容,勤奋进取,文明诚信”为导向的城市精神,树立西安人新市民观念,增强市民城市认同感和家园意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强化公德意识,推进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建设,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发展、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加快构建社会信用服务体系,确立政府信用,规范企业、个人和社会的信用行为,建立失信惩戒机制,营造城市守信的信用环境,努力打造诚信西安。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目标,推进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行业等各种形式的创建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全面建设学习型城市,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社会氛围。重视理想信念和法制教育,加强社区教育阵地建设,协调家庭、学校、社会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加强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工作,密切军政军民关系。

三、推进依法治市

进一步落实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推行政府工作法制化。强化行政执法和执法监督检查,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健全行政复议、仲裁制度,坚持从严治政。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发挥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作用,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切实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从改革体制、机制和制度入手,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加强审计监督,以良好的政风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建立察民情、知民心、集民智的社情民意反映机制,逐步建立及时应对和积极处置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进一步健全民主制度,拓宽民主渠道,充分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作用,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和工青妇等群众团体的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作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实行政务、厂务、村务公开,完善村民自治,加强社区民主建设,坚持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村民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加强地方立法,完善与国家法制法规相配套具有地方特色的法规、规章。加强普法宣传教育,增强公民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四、保障公共安全

提高各级政府应急处置能力,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建立健全公共安全防范网络和防范化解重特大安全事故的长效机制,完善社会安全预警系统,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映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

推行社会治安防范体系建设,健全人民调解员制度和社会矛盾调节网络,妥善处理和调解各种社会矛盾。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法规体系和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明确安全生产属地管理职责和执法主体,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加强经常性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和专项整治,特别是加强交通、矿山、危险化学品等高危行业和领域以及公共场所的安全监督管理,坚决消除各类重大安全隐患。全面实施“放心工程”,完善重要商品储备制度,加强国计民生重要物品储备,高度重视粮食和食品安全,强化对药品、食品、餐饮卫生等市场监管,保持市场物价基本稳定。加强对严重危害群众健康的重大传染性疾病的防治,保障群众健康安全。做好地震、地质、洪水、火灾等防灾减灾工作。建设城市气象灾害防预体系,提高对自然灾害的预警预报能力。建立危险废弃物安全处理管理机制。加强对电磁、放射、辐射、化学等污染的治理和剧毒、有害化学物质的监管。

取缔邪教组织和其它非法组织。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群体性和突发性事件。打击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的刑事犯罪和带黑社会团伙性质的各种恶势力,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全力打造平安西安。

第八篇 改革开放

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增强城市发展动力和活力。

第二十四章 深化体制改革,加快市场化进程

一、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建设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服务政府,使政府职能真正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改革政府管理和调控方式,建立灵敏、协调的经济手段调节体系,配套运用税收、信贷、补贴、转移支付、价格、风险担保等杠杆,积极调节市场活动和规范企业行为。规范政府行政审批,保障市场主体权益,强化市场主体责任,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为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进一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完成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任务,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完善机构设置,理顺职能分工,提高行政效能。

二、企业改革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按照股份制的方向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快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继续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2006年底全面完成西安旅游、标准股份、西安饮食、天地源股份4户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股权分置改革等20户国有企业的改制任务,2007年底完成30户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制任务,2010年底全部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外派董事和监事制度,对高管人员实行公开招聘。到2010年,一般竞争性行业的国有企业实现国有资本的全部退出。

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市场环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放宽非公有制经济的市场准入条件,允许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鼓励非公有制企业通过并购和控股、参股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改组改制。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制资本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

三、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建立和完善国有资本出资人代表的责任制度和约束机制,在政资分开、政企分开的前提下,分别塑造国有资产出资人主体、资本经营者主体、法人财产占用主体,形成国资委、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和国有法人企业为层级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做大做强市基投公司、市工业资产经营公司等一批国有资本运营实体,加快国有资本结构调整和升级,使国有股权维护和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责任落到实处。

四、垄断行业改革

全面推进城市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和文化、通过招商引资、招投标等形式,积极引进国内外有实力的大企业参与我市城市自来水、公共交通、天然气、集中供热、城市收费道路、垃圾收集处理、污水处理等相对垄断地位的国有企业的重组和改制。到2008年对所有具备市场化经营条件的公用事业国有企业,全部完成重组与改进工作。推行经营性公用事业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建设资金多渠道化。利用股权融资、项目融资、BOT、TOT等多种形式,对新建市政设施实行市场化运作。从2006年开始积极推行公益性政府投资项目的“代建制”。

五、现代市场体系建设

大力推进资本、土地、技术、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建设。进一步规范土地市场,健全土地储备制度和经营性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制度。建立全市统一的产权交易市场,集中进行非证券化的产权拍卖、出让、租贷承包等业务。规范证券市场,积极发展债券市场、外汇市场,支持和鼓励更多的股份有限公司到国内或境外证券市场挂牌上市。大力发展新兴的信息市场、旅游市场、金融保险市场、技术市场、中介服务市场。健全和完善市场准入、运行和退出制度,依法维护市场秩序。

第二十五章 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

一、有效利用外资

搭建国际化招商引资平台。加强与联合国投资促进机构、亚太经合组织、欧共体、世贸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上海合作组织等的联系,与跨国公司、世界500强、知名商协会、科研集团及中介服务机构等广泛建立联络渠道,搭建国际化招商资讯平台,吸引跨国投资,提升城市国际竞争力。加强环境和体制的配套建设,实施积极的“亲商、安商、扶商”政策,建立招商引资机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及国内投资。确保已签约的西安城市环境综合治理一二期工程、西安城市交通项目(三环路系统)、天然气城市气化二期工程等项目竣工完成,做好城市综合交通改善工程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策划其他国外贷款项目,申请中小型项目国外优惠贷款工作。做好招商活动签约项目的跟踪落实工作。“十一五”期间实际利用外资年均递增30%左右,实际利用内资年均递增30%。

二、扩大外贸规模

转变贸易增长方式,调整外经贸经营主体,加强行业化管理,积极扶持私营企业出口,实现出口主体多元化。通过多种形式积极组建大型外经贸集团公司,重点培植一批生产、流通大型出口企业。调整出口产品结构,扩大地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规模,重点扶持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新材料和现代农业等产品出口,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调整出口地区结构,以欧美市场为主体,亚洲市场为依托,大力开拓中东、独联体、拉美、非洲等市场。加大技术引进力度,加快工业更新改造,提升主导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到2010年,全市外贸依存度达到30%。

三、推进国际经济合作

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民间不同层次的技术型劳务输出,扩大国际劳务合作。鼓励和支持具有资金、技术、管理优势的各类企业建立境外研发机构、生产基地,开展境外加工贸易。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到境外设立贸易公司、营销网点、商业连销店和服务公司等。着重选择轻纺、农业、机械、建筑等行业开展对外投资,带动技术、服务和产品出口,开展跨国经营。“十一五”期间,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营业额年均增长20%。

第九篇 实施保障

第二十六章 强化组织实施,狠抓工作落实

将“十一五”规划实施纳入政府目标管理,并作为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制定年度计划的依据。以规划确定的导向性、预期性、约束性指标对各部门、各区县进行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建立“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协调、互动机制,保证三大规划实施的有效性、科学性。要加大统筹、协调重大产业布局和项目建设的力度,避免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

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测、预警和监督检查,适时组织开展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估,及时发现问题,认真分析原因,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总体规划涉及的特定领域或区域发展方向等内容有重大变化的,专项规划或区域规划要根据有关程序相应调整或修订。

第二十七章 多方筹措资金,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重大工程

根据“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组织实施150个重大建设项目,总投资4800亿元,“十一五”期间投资2115亿元。其中需政府财政性投资(包括中央、省、市、区县四级)450亿元,银行贷款、企业自筹和招商引资(包括内资)等约需1665亿元。(见附件)。

加大资金筹措力度。加强与国家和省上的联系沟通,争取国债及专项资金的支持。充分发挥市基投公司等融资平台的作用,不断扩大专业性融资公司的领域与规模,增强市场化融资能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落实好招商引资签约项目的资金。积极争取国外政府贷款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加强银企、银政合作,为项目建设争取更多的贷款支持。加大直接融资力度,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努力扩大股票债券融资。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和产业投资领域,引导社会资金增加对教育、卫生、文化等设施的投入。

加强项目管理和协调。建立健全奖惩制度,完善协调制度,确保重点项目建设进度。严格建设程序,规范招投标行为,加强执法监督,强化项目建设全过程管理,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按照合理工期组织施工,确保建设工程质量。

加大项目前期工作力度。按照“竣工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的思路做好“十一五”期间的项目建设工作。要建立和完善西安市项目库,切实增加项目储备,做到滚动发展,有序接替。进一步加大项目的前期投入力度,做好项目策划、包装和筹资工作,完善项目的建设条件,促进项目从策划、前期到在建的进程。

第二十八章 制定相关政策,为规划实施提供保障

产业引导政策。制定对重点发展的行业、企业、名牌产品的扶持政策,特别是制定促进五大主导产业发展的政策,强化产业政策对经济结构调整的导向作用。设立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高新技术、装备制造、旅游、文化、现代服务业等五大主导产业快速发展。

区域发展扶持政策。“四区一基地”要在收费、引资、税收、土地、用人等方面实施特殊政策。建立开发区与县区连手共建、共拓空间、地税分享的利益机制。赋予重点小城镇优惠政策,调动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在全市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户籍人口管理制度,放开县城及农村乡镇户口,取消就地“农转非”人口控制计划,鼓励农民进入城镇从事非农产业。结合“城中村”改造,在三年内,将新城、碑林、莲湖、雁塔、灞桥、未央六区城市规划区内的农业人口全部转为非农人口。2010年前,将阎良、临潼、长安三区政府驻地街道办事处规划区内的农业户口全部转为非农业户口。

财政政策。根据经济运行趋势,适时调整财政投入方向和力度。坚持收支平衡原则,优化财政收入和支出结构,确保重点支出的资金需求。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基本要求,财政资金要逐步退出竞争性投资领域,压缩一般性项目投资,要把社会保障支出足额列入预算,增加对农业、水利、基础设施、教育、科技等方面的支出。加强效益财政建设,逐步提高财政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继续加大对我市困难县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逐步减少收费项目,简化收费手续,减轻企业负担。

价格政策。健全市场价格监测制度,把握市场价格趋势,适时调整政策方向,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积极稳妥地调整价格结构,疏导价格矛盾,依法加强价格监督管理。

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