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航天基地2020年工作计划


一、总体思路

2020年航天基地总体工作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第十三届六次全会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入贯彻“追赶超越”定位、“五个扎实”要求,大力发展“三个经济”,聚焦市委十项重点工作,围绕航天、新能源等主导产业,优化正面清单,强化产业特色,按照“一城五区一根本”的区域发展战略,奋力追赶超越,努力建设世界一流航天新城。

二、主要经济指标

综合各方面因素,2020年航天基地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工业投资增长20%,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80亿元,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超过5.5%,实际引进内资超过22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亿美元,万元GDP消耗、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排完成市政府下达任务,营商环境创全省优秀等次。

三、重点任务

(一)实施实体经济壮大工程,打造先进制造业强区

树牢实业立区、先进制造业强区理念,强化产业特色,切实提升传统制造业发展质量与效益,打造以航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轨道交通信号、节能环保为特色的先进制造业强区。

1、服务航天强国战略,打造中国航天产业核心聚集区。①深化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战略合作。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十四五”规划开展对接,争取重大项目布局落户航天基地。支持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科研新区项目全面开工建设,推动航天六院新能力先进制造业基地、11所航天发动机研发设计基地,航天华阳环保节能装备产业基地,九院16所工业机器人产业园等项目加快建成运营。支持航天五院西安分院卫星有效载荷智能生产线扩能。②打造商业航天产业集群。以商业火箭研发、卫星测运控、微小卫星和北斗应用为重点,支持星际荣耀、银河航天、空天引擎、中科宇航动力、寰宇卫测等重点商业航天项目成长壮大,聚集一批商业航天创业企业,打造商业航天产业集群,加快形成以航天产业和大数据、人工智能、5G、云服务等领域融合互通的产业生态群。推进银河航天卫星制造产业园、国科华路卫星测控中心、星际荣耀火箭研发设计中心建设。③促进北斗、卫星遥感等卫星应用产业规模壮大。抢抓北斗全球组网、国家卫星互联网工程和高分专项实施机遇,加强与系统建设运营主管机构、科研生产单位、行业应用部门的对接,支持航天五院西安分院、航天恒星科技、中科星图、航天天绘、中科遥感、中煤航测遥感局等加快行业布局,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和应用场景。培育壮大航天节能环保产业推动航天技术军民融合,支持航天技术民用化,聚焦航天发动机“燃烧、热能、密封、自控”4大核心技术向民用领域的成果转化应用,重点发展城市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相关绿色技术,支持昱昌环境、航天源动力、航天机电环境设计院大气综合治理及节能环保方面的技术开发和市场推广,打造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的航天品牌。

2、推动优势产业优化升级、扩大规模。①巩固新能源产业优势。加快10GW单晶电池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年内一期建成投产达产,光伏产业产值突破230亿元。②打造陕西氢能产业策源地。抢抓氢能源发展机遇,依托航天六院在制氢、储氢、运氢、加氢设备制造等方面技术优势,陕煤集团的能源产业优势,积极推进氢能研发应用。③壮大轨道交通信号产业。依托西安铁路信号公司及产业链企业,提高轨道交通信号装备技术水平,建设国内领先的轨道交通信号生产制造基地。依托陕西铁路集团,加快推进旅游轨道交通设备的研发设计。④加快新材料产业培育。确保陕西天策碳纤维、高性能树脂等复合材料项目开工,推进航天向阳材料双金属复合管项目竣工实现量产;陕煤化工技术研究院一期主体建设竣工,加快超级电容材料、石墨烯复合材料研发基地建设。

3、提升制造业发展质量与效益,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①推进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开展重点制造业领域“建链、补链、强链”行动,加快建设智能化工业厂房,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智能工厂、智能车间建设试点,推进企业生产装备智能化升级、工艺流程改造和基础数据共享,培育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支持工业机器人应用、工业互联网应用等数字化改造。②提升制造业基础能力。研究支持企业技术改造的长效机制,大力支持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带动力强的新产品开发或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开展中小企业“专利清零”和重点企业“专利倍增”行动,引导企业围绕核心技术培育高价值专利。③推进“两业”融合发展。以工业设计、现代金融、商贸物流、电子商务、检验检测认证、数字贸易、高端商务等领域为重点,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支持装备制造企业向系统集成和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推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快航天基地高技术应用中心建设,有效聚集工业设计等“2.5产业”。

(二)实施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工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目标,大力发展“三个经济”,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彰显通航枢纽经济,打造“泛太空”经济产业集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4构建“三个经济”产业发展体系。①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树立全球视野,搭建对外开放合作平台,提升国际化产业承载力;积极谋划推进跨省共建合作园区,与海南、酒泉、西昌等基地建立长期合作。积极推进航天产业走出去,支持中科遥感等企业参与“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建设,着力推动卫星应用、航天育种等领域展开国际合作。支持运维电力、隆基、海升等企业在太阳能光伏、电力服务、石油勘探、果业等优势产业的国际化发展,支持企业借助“进博会”等国际展会的平台开拓国际市场。依托航天科技集团中白工业园,加快在国际产业园区合作方面的探索,形成有效的互动合作机制。加快推进西北工业大学国际创新合作示范园项目落户。②大力发展通航枢纽经济。充分发挥航天基地通航机场地缘优势,联合西部机场、陕航集团共同组建机场管理公司,以陕直股份、京东天鸿为龙头,持续吸引通航制造、文旅、培训、金融生态聚集,加快贝尔407直升机组装生产线项目建设,实现京东JDY800A货运无人机产品化状态投产试飞,打造通用航空产业集群,促进消费转型升级。③强化供应链体系建设。推动京东加快在智慧供应链领域的全方位、系统性布局,支持和硕数科发展运用区块链的供应链金融。鼓励发展供应链金融,支持供应链体系建设,推动区块链与供应链相结合,解决供应链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实现快速信用评估,降低企业融资难度。鼓励供应链管理企业、生产企业、农产品龙头企业,基于大数据平台互联互通,与上下游关联供应商、物流企业、销售商建立产供销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鼓励金融机构与区内物流企业开展合作。

5加快建设新兴产业集群。①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高地。依托华为云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拾音科技公司、翼展医疗等企业,引入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服务中心,将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与云计算等新经济矩阵进一步壮大,在智慧物流、无人自主驾驶系统、图像语音识别、医学影像方面全面发力,加速形成人工智能产业聚集效应。②打造大数据云计算发展示范区。依托京东航天数字经济示范园、腾讯新媒体学院、金山云,大力发展云创经济,推动大数据赋能、企业上云,创建数字经济发展高地,打造“云上开发区”名片,推动数字经济与传统制造产业呈现融合发展、量效齐增的新局面。③打造西安5G应用标杆。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兴通讯、腾讯、滴滴等多家企业和单位进行深化合作,在数字政务、城市治理、城市决策、产业互联等领域,共同打造“全国首个5G应用+万兆接入开发区”,为“智慧西安”建设、5G生活推广应用,提供“航天方案”。④打造“泛太空”民营经济发展示范区。加快航天技术民用化步伐,推动“天上-空中-地面”应用的深入链接和融通,推动数据开放与共享,大力支持深化应用场景创新,打造数据、技术、应用与安全协同发展的自主产业生态体系,形成以“新经济”、“新产业”、“新商业模式”为特征的航天特色民营经济,不断壮大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培育一批优秀民营企业家。打造航天特色科技文化旅游区打造科技体验馆、智慧街区等科技旅游场景,应用虚拟现实、无人机等科技手段提升旅游体验。发挥陕旅、陕文投集团领军效应,加快引进和聚集文化及现代数字创意企业。打造集高空跳伞、直升机驾驶培训、太空文化体验的航空航天特色文化旅游区。

(三)实施营商环境优化工程,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按照一扇门、一网办、一次办“三个一”标准,加大靠前服务力度,打造审批事项最少、收费标准最低、办事效率最高、服务水平最优的“四最”品牌。全方位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6、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①深化“放管服”改革。承接落实“省、市”事权下放工作,完善“一枚印章管审批”,实现“大厅之外无审批”。②推进集中审批优化审批服务。以全面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不断提升信息化水平,推进“智慧政务”建设,实现“一网通办”可办率达90%以上,70%以上涉税事项一次办结,推进无差别全科受理。实行告知承诺制,提供审前服务,建立“承诺+备案”、联评联审的审批模式。③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优化完善“24小时智能办照系统”功能,推动全流程线上办理,实现办理营业执照“零见面”、一个工作日内办结。④打造“15分钟政务服务圈”。推进政务服务延伸,增设便民服务设施,设立丝路慧谷政务服务站,打造“三级政务服务体系”。以加快重大项目建设为着力点,做实代办帮办服务,提升企业满意度和获得感。持续开展助企工作。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成立航天基地工商联,畅通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政议政渠道。充分发挥工商联及企业协会等行业组织纽带桥梁作用,畅通政企交流渠道,开展亲商助企活动。积极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切实降低市场主体运营成本。⑥实施“信用联合奖惩”制度。落实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工作机制。规范各领域守信、失信行为的认定、奖惩、修复和退出,有力有序、规范透明地推进联合奖惩,全面提升社会诚信建设水平。⑦构建市场数据化监管平台。打造航天基地智慧市场监管平台,加强跨部门“双随机”抽查检查工作批次,提供日常监管、抽查检查、专项整治等应用服务。

7聚焦精准招商、招大引强①瞄准重点产业精准招商。统筹制定2020年招商行动计划,围绕资金、载体、市场需求,创新资本投入、空间资源、应用场景配置策略,精准匹配项目资源,明确产业集群招商目标清单。②瞄准行业翘楚聚力招商聚焦引进世界500强、中国制造业500强、服务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等企业投资项目,全年引进并注册各类500强研发中心,设计机构或区域性总部50个以上,新增世界500强区域总部企业或研发机构2家,实际到位内资22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亿美元。③瞄准国际合作全球招商。围绕全产业链、城市功能链、创新链等链接项目、人才和资本,加强国际招商,拓展利用外资方式。

8着力扩大有效投资坚持以项目看发展论英雄,围绕投资支撑稳增长,谋划实施重大项目,着力抓好产业类、基础设施类、民生保障类等领域大项目,实施市级重点项目13个、总投资400亿元以上、年度完成投资186亿元以上。推动单晶电池项目、中天引控航发航弹研制基地(二期)项目等重点项目全面建成投产,推进小米生态链正能产业园、中科启云人工智能产业园等项目加速建设,完成航天城智慧中心(航天小镇客厅)建设并投入使用。

(四)实施创新改革驱动工程,激发经济新动能

持续优化科技创新环境,聚集创新要素,聚焦科技前沿,推进技术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强化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聚焦关键环节,坚持问题导向,向改革要效率和效益。

9、深化科技创新改革,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全年新增科技小巨人企业20家,高新技术企业40家以上①鼓励建设混合所有制新型研发机构。按照需求牵引、市场运作、开放合作、收益共享原则,建设军民两用技术再研发平台,开展国防军用技术二次开发、市场拓展等,推进军工科研院所与民用大中小企业开放创新,实现国防军工先进技术转移转化。支持探索建设新兴领域未来实验室,推动跨学科、跨院所、大协同交叉创新攻关。②大力推动军民融合创新平台建设。重点依托“两院两中心”、军民融合创新园、通航产业园等平台,大力推动协同创新,承载技术转移转化。支持西安空天动力研究院加快推进智能增材制造在线监控系统、大功率直流等离子体炬、重型燃机维保优化与决策支持系统等项目研发,与外部企业合作推向市场,力争2020年达到规上工业企业标准。与西北工业大学加强合作,推进陕西省军民融合快速响应中心建设,形成国防科技快速响应能力。

10、建设军民融合创新发展示范区。①密切对接省、市军融委。积极拓展与其他军工集团开展合作,争取其在航天基地建立区域总部、研发机构和生产基地。做好军民融合企业认定和重大项目储备,完善军民融合产业扶持政策。②大力推进“军转民”发展。支持转制军工院所、企事业单位对有产业化前景和商业价值的项目通过技术团队入股及社会资本联合注资等形式合作成立公司,实现集团内双向项目内部孵化企业化。密切对接军工科研院所及其控股机构项目,支持航天四院三沃机电拓展力学量传感器应用规模,全力保障航天五院分院民用产业园项目开工建设,密切跟踪和支持航天六院垃圾热解等新兴产业项目,积极拓展航天九院民用项目合作,做大民品产业规模。③强力推进“民进军”步伐。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军工科研生产配套合作,着力引进和培育民营系统级部件级龙头项目。确保北方长龙、天策科技项目开工建设。支持鼓励中天引控等龙头总部型企业开展体制机制模式创新,面向国际国内市场,拓展科研生产配套业务。

11、提升载体承载能力,培育创新创业主体。①扩大创新创业载体规模。鼓励支持区内企业将闲置场地资源进行改建或租赁,建设创新创业载体,盘活区内闲置楼宇资源,提升园区的企业承载能力,新增载体空间1.76万平米。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支持军工院所、企事业单位等通过搭建开放式研发众包平台、建设专业化众创空间、专业化孵化器、军民融合孵化器,力争新增1家国家级众创空间。健全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活跃创新创业氛围,全年举办各类创新创业活动超过100场次。

12落实人才战略,服务保障产业发展。①强化人才引进。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围绕人才与产业深度融合,突出需求导向,申请设立航天基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大力新建高质量院士工作站、省市博士后创新基地,以产学研链接各方人才,引进和培育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和产业领军人才。②提升人才保障水平。启动超过3000套共有产权房、人才公寓及公租房等各类保障房建设,2020年建成550套人才公寓,解决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需求。③强化人才服务。优化各类人才档案托管、社保办理、职称认定、就业困难认定等办事流程,适时设立就业和职介服务中心,为各类人才和辖区居民提供专业服务,服务20000人次以上。

13管委会国有及控股企业市场化改革聚焦关键环节,打造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的管委会国有及控股企业,建立市场化运营管理模式,实现规范化管理、多元化发展,激发国有企业活力,实现区内资源统筹整合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支持开发建设主体进行资产重组、股权结构优化,优化管理机制;按照国发〔2019〕11号文件支持国家经开区开发建设主体上市政策,力争投资集团年内上市

14、精心谋划“十四五”发展。评估总结“十三五”规划,认真分析形势,做好重点领域研究,高质量完成航天基地“十四五”总体规划编制,做好与省市相关规划的衔接,运用新发展理念、培育发展新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

(五)实施治理体系推进工程,助力高质量发展

持续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城市规划管理、土地管理、基层治理,强化要素保障,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助力高质量发展。

15、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提质升级。①统筹“多规合一”。研究制定“东拓、南闲、西提、北优、中荣”的空间发展策略,全面绘制航天基地发展蓝图和“成长坐标”,拉大园区发展骨架。②全面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加快智慧交通、智慧工地、智慧社区、智慧公园及智慧环保等试点项目建设,加大大数据产业应用力度。建成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与大数据中心,智慧交通完成5条主干道智慧灯杆设置,建成智慧社区5个,智慧工地领域实现辖区全覆盖,并在智慧人社、智慧市场监管及智慧应急等领域取得成效,初步实现优政惠民的效果。③深入落实“三改一通一落地”工作。全面启动商贸小区、剧团小区等12个老旧小区改造,研究建立后续管理、居民自治等长效管理机制;重点建设完成航天北路(雁塔南路-神舟四路)、广电西路(航新路-神舟四路)、航腾路(神舟六路-航天东路)等8条8段“断头路”,以及5.5公里高压、低压、通信线路落地工程。力争2021年全运会召开之前,打通航天基地全部断头路,完成50%老旧小区改造。④打造立体化综合交通体系。加快对外交通网络建设,全面展开与曲江新区、长安区连接的主要道路以及拓展区道路的建设。完成航新路、航天东路、神舟五路、行政路、雁塔南路、神舟大道、雁引路立交桥等重点道路建设,加快塬下排水及下塬路、一二期连接共同沟、东长安街提升改造、航天南路跨西康高速桥梁等项目进度。加快交通枢纽建设,启动卫星测控中心项目北大门立交工程、雁引路提升改造工程,加快包茂高速航天城收费站建设。⑤加快完善水电暖服务保障。全面开展基地内供水设施建设,制定《航天基地二期供水方案》,启动二期大峪供水改线、规八路输水管线及一号配水厂新建泵房、配电室等项目建设,有效解决企业用水需求。推动城市电网智能化,加快配网、变电站建设,建成箱变11台,西曹变电站实现通电投运,航天变电站完成土建施工。加快热网工程建设,东长安街以南地区15.5公里室外热网工程建成投运,区域用热全覆盖。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主动上门”服务机制和微信公众服务平台,提高水、电、暖、开口绿地开挖等配套服务标准和效率,全面提升企业获得用水、用电、用气的便利度。

16、以土地供给改革为重点,深化要素保障。①争取省市土地供应审批“直通车”。加大土地供应力度,全年报批建设用地800亩,供应土地1000亩,优先保障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化项目用地。②加强土地管理。加快航天基地国土空间分区规划及详细规划编制,加大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处置力度,切实提高土地集约化利用率。③加大征迁力度。完成东兆余村、栲栳村整村房屋征收工作和西北村、北里王村、朱坡村三个城改村整村拆除工作。启动完成兆寨村、中兆村、新寨子村、旧寨子村整村拆迁工作。④破解土地瓶颈。加快向东拓展空间,探索新型产业用地供给方式,实施一批工业用地(M1)到新型产业用地(M0)的转变,进一步提高基地土地利用效率。

17、以控制政府债务风险为重点,加强重大风险防范化解。①管控政府债务风险。对债务项目、政府购买服务等项目进行全面自查,严格控制政府隐性债务规模,保证现有隐性债务按计划化解,确保政府性债务有序下降,不出现逾期情况,全年完成政府隐性债务化解任务120,750万元。②防控地方金融风险。深入开展网贷等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违法活动,积极帮助企业化解资金链风险,维护地方金融稳定。

18、扎实开展基层治理提升。①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提高线索摸排核查质效,建立完善长效机制,严厉打击黄赌毒盗拐骗等违法犯罪,强化“特殊人群”的管控力度,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②加强基层治理。实施社会治理网格化、监督指挥信息化,切实解决看得见、管不着的问题。加强社会面治安巡逻防控工作,在重点敏感时期开展群防群治工作。③推进平安航天建设。强化优化城市安全治理,每月开展“三色管理”动态预警,重点抓好交通安全、工地安全、消防安全、校园安全督导检查工作,实现“雪亮工程”全覆盖。推动食药安全全程监管,加强食品安全综合治理,严防食品安全事故。④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完善城市安全发展规划,强化安全风险管控措施,推进安全生产监管网格化管理,构建风险隐患综合检测预警体系,初步建成安全生产、自然灾害综合风险监测预警系统,结合智慧城市谋划推进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⑤强化信访维稳工作。全力化解疑难复杂信访问题,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信访矛盾化解攻坚战等活动,制定责任清单,实行对账销号,控制信访增量。

(六)实施绿色发展精品工程,建设生态宜居航天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构建完善生态文明建设体系,持续优化和提升航天基地生态环境质量,全面完成“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任务,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建设绿色生态宜居示范区,为追赶超越注入持续不断绿色动力。

19、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打赢蓝天保卫战以中、省环保督察为契机,强化应急减排措施,做好重污染天气应对。完成《航天基地2020年重污染天气应急项目》减排措施清单编制工作,督导企业完成“一厂一策”操作方案。搭建智慧环保平台,建成航天基地智慧环保平台1.0版本,利用大气污染防治全方位综合监测体系精准定位污染源,跟踪治理效果,开展辖区颗粒物、臭氧的精准溯源和科学防治,打造科技治霾示范区。②打赢碧水保卫战。全力推进航天基地第一净水厂3月底建成投运,保障基地二期投运项目废水100%处理。持续抓好河湖长制工作,加强中湖水质监管,保障水质稳定达标,全年完成不少于50个河湖长制项目建设,总投资不少于5亿元。完成现有市政道路及老旧小区雨污分流改造,与长安区雨污分流管网同步对接。完成基地二期6个村污水治理项目,对黑臭水体实施销号治理。完成一期中水管网全覆盖利用规划,建设不少于3条道路、长度不少于5km中水管网。全年新创建不少于2家节水型企业,2家公共机构,2个小区。③打净土保卫战。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强化重点行业监管,有效管控城市建设用地和农用地土壤环境风险。

20建设绿色生态宜居环境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探索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启动实施循环化改造,支持创建绿色工厂,示范推广绿色生产技术和装备,新增清洁生产审核企业10家,推广绿色节能建筑,申报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②全力做好植树增绿工作重点对东长安街等15条道路及地铁沿线进行绿化景观提升改造推进塬边绿化项目、航腾公园项目、第一净水厂地面景观项目建设,做好明秦宣王墓文勘工作与保护范围外的绿化建设工作。加强神舟四路、东长安街等新建拓展道路绿道建设,建设一批口袋公园和绿地小广场,持续推进花园之城建设。推进城市管理服务站项目建设完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基础设施体系,打造绿色生态宜居航天。

(七)实施民生保障提升工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教育配套建设,加大医疗资源供给,完善便民设施服务,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断增强人民群

众获得感、幸福感

21办人民满意教育。①加快发展教育事业。深推“名校+”“名师+”工程,大力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创建一批现代化、高质量、有特色的名校,打造幼有所育、学有所教新局面,加快推进基础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工作任务。②破解“上学难”难题。加快学校建设,2020年新建幼儿园1所、小学3所。③加快推进辖区原行政区学校接收工作。④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完善航天基地教育人才引进办法,拓宽教师招聘渠道,积极引进省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等高层次人才20名以上。

22提升医疗和养老服务体系。持续推进“15分钟医疗圈”建设。建成神州六路社区卫生站,以市人民医院、航天总医院为区域中心,建设15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大幅提升辖区医疗卫生水平。制定养老服务发展规划。加快养老院项目建设,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和日间照料中心等社区养老服务设施。③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持续增加五险网上办理事项,优化业务流程,建立完善的风险防控体系,全年实现参保企业数量增长50%以上。实现医保定点机构数量翻一番,提升辖区医疗保障服务覆盖面,为辖区群众享受医保待遇提供便利。

23打造优质商业配套环境。①加快商业街区建设。壹街区、星座广场、丝路慧谷等商业综合体投入运营,2个大型综合商超开业,丽广场开工建设,启动商业示范街区规划建设,航天大道商圈初具规模。②提升航天基地商业消费环境。围绕住宅底商、写字楼,引入各类新零售业态,引进星巴克、盒马鲜生、7-11等品牌连锁以及品牌实体书店入驻,提升园区生活便利程度和消费环境。加快引进万达、大融城等知名商业品牌,推动区域消费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

24完善便民设施服务,推进社区服务全域化。①建设“15分钟交通圈”。提升航天基地交通运输功能,公交停保场正式投入使用,建设公交场站1处引进正式公交线路2条,加大内循环及动态公交运行车辆的投放数量。全力做好保障房、安置小区建设。③推进社区组织建设。推进新建小区社区组织建设工作,落实社区活动办公场地,实现社区组织全覆盖。

25持续推动15分钟健身圈建设。①推动全民健身中心及活动场所建设。加快社区、小区、公园、广场的体育健身器材投放,以星河运动公园体育馆为中心,打造航天基地全民体育健身活动中心。②带动体育产业发展。紧抓全运会召开机遇,争取省体育局、陕西省航管中心、陕西省航协将陕西首个无人机训练基地落户航天基地,增强体育赛事举办力度,推进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26扛起精准脱贫政治责任。①持续推进帮扶工作。对周至县扶贫工作保持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力度不减,继续做好一对一联户帮扶,巩固扶贫成果,重点做好帮扶资金的使用及帮扶项目的落实。②探索产业帮扶新路径。积极推进对安康汉滨区的对口帮扶工作,在保证省上明确的扶贫资金足额落实到位的前提下,积极开展就业扶贫、产业扶贫、消费扶贫及电商培训和技能培训等各项工作,助力汉滨区打赢脱贫攻坚战。

(八)实施全面从严治党强基工程,强化党建引领作用

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切实增强“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加强党的领导,推进基层推进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

27着力建强基层组织。①持续固本强基。巩固提升主题教育成果,聚焦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等规定,优化组织设置,配强党组织班子,创新工作机制,加强工作保障,提升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水平。②强化党员管理教育。严格组织生活,规范党员政治生日纪念,用好“红色会客厅”等党性教育阵地,继续推动“三亮三比”活动,引导广大党员立足岗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③培育特色品牌。深化机关党支部和非公企业党支部“双联双送双促”活动,推广楼宇党建工作模式,整合各领域党组织优势资源,提升区域党建工作整体水平。④加快党建信息化建设。建好用好航天基地组工微信公众号,发挥窗口平台作用,不断拓宽工作覆盖面,切实增强航天党建工作影响力。

28.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纪委全会精神,做到“四个突出”。①突出政治监督,夯实两个责任。以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清单为抓手,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向基层延伸。②突出日常监督,狠抓作风建设。以十项重点工作和作风效能建设为重点,加大执纪问责力度,以问责倒逼责任担当,督促党员干部切实改进作风、提升服务意识。③突出专项整治,严格正风肃纪。持续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专项整治、违规收送礼金专项整治、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维护纪律刚性。④突出执纪审查,保持高压态势。加大办案力度,严肃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精准运用“四种形态”,利剑高悬、震慑常在,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29.强化理论武装凝聚思想共识。严格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强化理论武装,规范中心组学习,增强学习的政治性理论性和实效性,全年组织中心组学习不少于6次。加强舆情监测、分析、研判,提升舆论引导能力提升正面宣传能力。探索融媒体中心建设,构建立体化大宣传格局,走好群众路线,形成强大的宣传工作合力。深入开展群众宣讲。推动宣讲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确保党的创新理论进入寻常百姓家。⑤推动文明航天建设健全创文长效工作机制,推动创文工作常态化,提升公益广告品质。不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推进文明社会风尚行动。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及志愿服务规范化。

30、不断优化干部队伍。增强干部担当意识,完善干部队伍激励制度,健全干部监督体系,健全干部成长机制,大力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浓厚氛围①抓好干部教育培训。围绕党工委、管委会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突出能力建设,统筹安排各级各类培训,举办好“航天大讲堂”等专题讲座,持续提高领导干部综合素质。②用好用活“三项机制”。在为全体干部“精准画像”基础上,深化干部队伍综合研判成果运用,激励广大干部追赶超越、奋勇争先。③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巩固提升机构改革成果,不断完善部门职能,探索设置部门业务负责人职级,配套完善激励奖励制度,切实提升干部队伍活力。④强化干部监督管理。推动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全覆盖,抓好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做实“政治体检”,锻造政治过硬干部队伍。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航天基地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建设世界一流航天新城为目标,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大力发展“三个经济”,切实抓好全市十项重点工作,努力把航天基地建成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为西安市追赶超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版权